健全高校學生黨支部黨建工作責任體係
作者:周曉麗(li) (哈爾濱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院長)
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做好高校基層黨(dang) 建工作,是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和可靠保證。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建設是高校基層黨(dang) 建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紮實做好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體(ti) 係構建、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度化落實、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度化平台運行,是高校黨(dang) 建工作的重要抓手。
第一,構建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體(ti) 係。
高校黨(dang) 組織是引領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主心骨,隻有緊緊圍繞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的中心工作,做好頂層設計,服務好改革發展大局,才能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建立高校學生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體(ti) 係,既是落實高校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實現辦好人民滿意大學的內(nei) 在屬性要求,也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nei) 容,還是加強高校黨(dang) 組織自身建設、強化高校黨(dang) 組織高效運轉的重要舉(ju) 措。因此,建立“校黨(dang) 委、院黨(dang) 委(係、部教工黨(dang) 支部)、學生黨(dang) 支部、黨(dang) 員、入黨(dang) 積極分子”“5+1”工作責任製體(ti) 係,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構建校黨(dang) 委指導、院黨(dang) 委領導、教工黨(dang) 支部輔導、學生黨(dang) 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學生黨(dang) 員模範帶頭作用得到發揮、黨(dang) 組織的組織力和凝聚力得到提升的工作格局,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
高校學生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體(ti) 係的布局和運行是一項係統工程。在協調、貫徹、反饋的過程中要注意相互銜接,不能各自為(wei) 政、相互脫節。因此,高校既要將基層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具體(ti) 到“第一責任人”,並貫穿於(yu) 發展的全過程,優(you) 化“學校黨(dang) 委主導、學院黨(dang) 委主體(ti) 、黨(dang) 支部主心骨、黨(dang) 員主人翁”黨(dang) 建工作體(ti) 係,又要將高校基層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的具體(ti) 目標落實到育人的實際效果上;要通過思想建設提高學生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以正能量滋養(yang) 學生,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jia) 值觀和世界觀。
第二,落實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黨(dang) 建工作責任。
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是黨(dang) 在高校的最基層組織,擔負著教育黨(dang) 員、管理黨(dang) 員、監督黨(dang) 員和組織學生、發動學生、凝聚學生、服務學生的職責,是黨(dang) 聯係廣大青年學生的橋梁。按照“5+1”工作責任製體(ti) 係推進學生黨(dang) 支部黨(dang) 建工作責任製度化建設時,各級黨(dang) 組織要從(cong) 學生黨(dang) 支部的政治責任著手,把政治責任建設落實到各項製度中,使學生黨(dang) 支部保持旺盛活力、始終充滿生機。
學生黨(dang) 支部肩負吸納培養(yang) 和教育管理學生黨(dang) 員的政治責任。高校各級黨(dang) 組織要針對高校學生黨(dang) 員流動性大的特點,按照相關(guan) 條例和辦法形成良性循環的管理運行機製,明確政治責任的條塊分工,防止出現思想麻痹等問題,做到約束性和操作性相統一,不斷增強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針對高校部分學生入黨(dang) 動機存在片麵性、思想波動比較大的現象,高校要用製度幫助學生黨(dang) 員厘清政治責任,不斷提升學生黨(dang) 支部的政治素養(yang) 和組織能力,確保學生黨(dang) 支部充分發揮凝聚團結黨(dang) 員和群眾(zhong) 、推動學校深化改革和穩定發展的作用。
第三,打造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政治責任製度化平台。
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工作責任製體(ti) 係的重心在於(yu) 學生黨(dang) 支部建設,打造科學規範的學生黨(dang) 支部政治責任製度化平台是責任製體(ti) 係有效運行的重要保障。製度約束是黨(dang) 支部製度體(ti) 係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和要求,是黨(dang) 支部落實政治責任、強化管黨(dang) 治黨(dang) 的“最後一公裏”。
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政治責任製度化平台包括三個(ge) 層次:一是落實製度。如,學生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第一責任人製度,黨(dang) 支部執行力製度,黨(dang) 支部黨(dang) 性效能製度。二是傳(chuan) 導製度。把黨(dang) 的正確主張全麵、準確、及時地傳(chuan) 遞給廣大青年學生。三是考核製度。高校既要明確考核內(nei) 容並細化指標,增強學生黨(dang) 員的主角意識、主責意識、主業(ye) 意識,也要科學修訂評價(jia) 指標,對學生黨(dang) 支部政治責任的落實情況、信息製度的傳(chuan) 導情況和履職盡責的完成情況等進行評估考核。
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黨(dang) 建工作責任是一個(ge) 整體(ti) 性的研究課題,要用合理、規範、與(yu) 時俱進的政治製度建設,有效推進基礎性、根本性政治責任的落實,引導和提升全體(ti) 學生黨(dang) 員的政治責任意識,進而強化和提高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實現高校學生黨(dang) 支部黨(dang) 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01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