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直通車丨養老、護苗、扶弱,我國下一步這樣做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題:養(yang) 老、護苗、扶弱,我國下一步這樣做
新華社記者高蕾
織密織牢養(yang) 老服務兜底保障網、兒(er) 童福利和權益保障更有力、社會(hui) 救助向服務救助拓展……1月14日召開的全國民政工作會(hui) 議,圍繞養(yang) 老、護苗、扶弱等方麵進行工作總結和部署。
織密織牢養(yang) 老服務兜底保障網
一個(ge) 社會(hui) 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近年來,我國社會(hui) 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截至2022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8億(yi) 人,占總人口的19.8%。
2023年,我國養(yang) 老服務實現提質增量。我國加快基本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所有省份均已出台實施方案和基本養(yang) 老服務清單。截至2023年三季度,全國各類養(yang) 老機構和設施達40萬(wan) 個(ge) 、床位820.6萬(wan) 張。此外,通過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yang) 老服務提升行動,累計建設家庭養(yang) 老床位23.5萬(wan) 張。我國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愈加完善。
民政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新的一年將加快推進養(yang) 老服務立法,紮實做好立法研究。同時,動態調整國家基本養(yang) 老服務清單,指導地方落實清單製度,織密織牢養(yang) 老服務兜底保障網。
兒(er) 童福利和權益保障更有力
少年兒(er) 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保障孤兒(er) 、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等困境兒(er) 童健康成長是民政工作重要方麵。
一年來,民政部持續推進兒(er) 童福利機構優(you) 化提質和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出台多項舉(ju) 措,強化孤兒(er) 、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生活保障和教育保障,進一步促進殘疾孤兒(er) 回歸家庭。
截至2023年三季度,全國共有14.6萬(wan) 名孤兒(er) 和38.8萬(wan) 名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納入保障範圍,集中和分散養(yang) 育孤兒(er) 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分別達每人每月1885.4元、每人每月1439.9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2%、6.6%。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為(wei) 每人每月1439.9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6%。
民政部承擔著流動和留守兒(er) 童權益保障牽頭職責。民政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新的一年將加快建立工作機製,組織實施有關(guan) 專(zhuan) 項行動,落實好流動和留守兒(er) 童摸底排查、建立台賬、關(guan) 愛幫扶等重點任務。
社會(hui) 救助向服務救助拓展
社會(hui) 救助事關(guan) 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經過多年發展,社會(hui) 救助“四梁八柱”已經確立,政策和實踐基本成熟、定型。
2023年,我國完善全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增強預警功能。同時,全麵推行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lin) 時救助。民政部還出台文件,加強政府救助與(yu) 慈善幫扶有效銜接,暢通公益慈善力量參與(yu) 渠道。
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國動態監測低收入人口6600多萬(wan) 人,保障低保對象4044.9萬(wan) 人,城市低保平均標準每人每月779元,農(nong) 村低保平均標準每人每月615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4.5%、7.7%。
民政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新的一年要製定發展服務類社會(hui) 救助政策措施,推動社會(hui) 救助由資金救助、實物救助向服務救助拓展,及時回應救助對象的多元需求。同時,將積極推進社會(hui) 救助立法,為(wei) 社會(hui) 救助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