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美麗中國目標如何實現?多地真抓實幹切實提升居民幸福感

發布時間:2024-01-17 10:04: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位於(yu) 廣東(dong) 廣州增城區的荔湖,水域麵積超過3000畝(mu) ,加上周邊近7000畝(mu) 的濕地和島,以及去年剛剛更新完成的碧道連通工程,這裏已成為(wei) 當地居民和遊客的休閑遊玩好去處,但十多年前,這裏還是一片低窪易澇地。下麵就跟隨總台記者一起去看看。

  這兩(liang) 天,廣州市陽光和煦,荔湖公園內(nei) 風景宜人,不少遊客來此遊玩,露營、健步走、放風箏,享受輕鬆愜意的休閑時光。2023年,荔湖碧道連通改造工程完成,一條蜿蜒的水中棧道將湖兩(liang) 岸連接起來,讓遊客更近距離地接觸自然,欣賞生態美景。

  而在2011年之前,荔湖還是低窪易澇地,存在水質不佳、湖岸黃土裸露等問題。當地通過湖麵調蓄與(yu) 生態濕地修複、生態護岸等一係列綜合整治工程,水環境和水景觀得到明顯改善。當地還不斷完善荔湖公園的基礎設施,到2015年建成了廣場、湖心島等湖邊配套設施;2021年開始修建長13.5千米的慢行係統,包括步行道和自行車道,建成後吸引了許多跑步愛好者、自行車愛好者前來荔湖體(ti) 驗。荔湖成為(wei) 環境優(you) 美、動植物種類豐(feng) 富的生態旅遊目的地,同時還具有防洪排澇、氣候調節等綜合功能。

  廣州市增城區荔湖街道辦事處主任吳碧珊:我們(men) 保護並且修複了原來的生態廊道,建設了生態小島,形成了多點多線的水鳥走廊,為(wei) 水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對水鳥的物種多樣性也進行了有效保護。

  碧道穿湖,綠意滿城,生態融入城市發展,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增城分局局長溫衛東(dong) :增城區全區的森林覆蓋率超50%,不斷強化分區管控,堅持北部不發展工業(ye) ,不斷堅持減汙、降碳、擴綠、增長協同發展,讓生態修複成為(wei) 生態旅遊的名片。

  吉林通化:山水相依 佟佳江綻放新活力

  位於(yu) 吉林省東(dong) 南部的佟佳江是鴨綠江水係的重要支流,也是吉林省通化市的母親(qin) 河。近年來,當地著力改善佟佳江與(yu) 周邊的生態環境,讓穿城而過的江水與(yu) 當地連綿起伏的山巒相得益彰,形成了山水相依、風景如畫的休閑樂(le) 園。

  進入冬季以來,冰封的佟佳江成為(wei) 通化市民和外地遊客冰雪娛樂(le) 的新場地,滑冰、放爬犁、坐雪圈,大家盡情感受冰雪活動帶來的歡樂(le) 。說起佟佳江近些年的變化,當地居民頗有感觸。

  居民王今:我家就住在佟佳江邊上,原先這的水味道特別大,走過路過的時候都得捂鼻子,然後經過這幾年的治理,水變得幹淨了,環境也好了,而且江邊又修建了這麽(me) 多公園。夏天的時候過來賞賞景,冬天可以在江麵上玩玩遊樂(le) 項目,感覺幸福感直線上升。

  佟佳江上遊曾經開辦了化工、紡織、造紙、鋼鐵等各種工廠。2016年以前,全市汙水處理能力不足每天5萬(wan) 噸,大量生活汙水直接或間接排入江水之中。據當地環保部門監測數據,佟佳江部分斷麵水質一度為(wei) 劣五類,嚴(yan) 重影響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為(wei) 了從(cong) 根本上治理佟佳江水汙染問題,當地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對全市6個(ge) 汙水處理廠進行了擴能改造,整治全市670多個(ge) 汙水排放口。截至2019年年底,通化市31家涉水重點排汙單位全部安裝了在線水質監控裝置,並將汙水處理能力提升至每天10萬(wan) 噸,排放標準也由原來的一級B提升至一級A。

  通化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徐建勝:從(cong) 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多方麵,對全市的水環境進行了綜合治理。另一方麵,我們(men) 在加大執法力度和加強管理方麵也進行了不斷嚐試。目前全市13個(ge) 國控斷麵、12個(ge) 省控斷麵全部達到三類及以上水體(ti) 標準。

  同時,通化市以貫徹河湖長製為(wei) 抓手,杜絕亂(luan) 占水域灘地、亂(luan) 采河道河沙、亂(luan) 堆垃圾廢物等行為(wei) ,通過植樹造林、建設江邊公園、口袋公園等舉(ju) 措,使佟佳江兩(liang) 岸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生態環境好了,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也被挖掘出來,通化的雪季長達150多天,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據通化市文旅局統計,2023年入冬以來,已累計有10萬(wan) 餘(yu) 人次到佟佳江沿岸參與(yu) 冰雪運動。

  佟佳江某冰雪遊樂(le) 場負責人孫譽軒:豐(feng) 富了冰上項目、娛樂(le) 項目,也在業(ye) 態方麵增加了飲食、美食、休息區,2023年我們(men) 接待了約5萬(wan) 人次,今年有望增加50%。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