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提升新能源車競爭力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的數據,2023年我國汽車產(chan) 銷量創曆史新高,雙雙突破3000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0%。同期,我國汽車出口量達到491萬(wan) 輛,有望超越日本成為(wei) 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新能源汽車保持產(chan) 銷兩(liang) 旺發展勢頭,產(chan) 銷量分別達到958.7萬(wan) 輛和949.5萬(wan) 輛,市場占有率達到31.6%。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wei) 我國汽車工業(ye) 重要的增長點,出口帶動作用明顯。這類汽車的品牌形象和溢價(jia) 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一批外觀新穎時尚的智能電動汽車產(chan) 品受到越來越多海外消費者青睞。不難發現,新能源汽車已成為(wei) 我國向汽車強國邁進的核心競爭(zheng) 力。這得益於(yu) 我國對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長期持續的投入,以及對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的全鏈條管理。
自2009年實施“十城千輛”試點開始,我國出台了一攬子政策支持促進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累計超過1500億(yi) 元,製定了分階段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計劃,實施免征購置稅、車船稅等稅收優(you) 惠政策,培育了一個(ge)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培養(yang) 了一大批新能源汽車企業(ye) 。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建立起從(cong) 關(guan) 鍵材料、核心零部件到整車,再到基礎設施、製造裝備以及回收利用等各環節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率先實現了規模化發展,全球競爭(zheng) 力持續提升。智能網聯產(chan) 業(ye) 鏈條完整性全球領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龐大,產(chan) 品性價(jia) 比優(you) 勢明顯。
可見,我國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關(guan) 鍵環節取得了競爭(zheng) 優(you) 勢。我國申請的動力電池專(zhuan) 利占全球74%,電池技術世界領先,電池產(chan) 量占全球三分之二;固有的供應鏈優(you) 勢,降低了物流、勞動力和土地管理成本。龐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可以實現規模經濟,並且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
未來,更好地發展新能源汽車,須多措並舉(ju) ,夯實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基礎,保障關(guan) 鍵核心技術、資源供應安全,降低產(chan) 品的碳足跡,提高碳生產(chan) 率,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競爭(zheng) 力。
一方麵,延續激勵性政策措施,為(wei) 新能源汽車發展“續航”。相關(guan) 部門已明確將延續和優(you) 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促進汽車消費,鞏固和擴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對此,應以中小城市和鄉(xiang) 村為(wei) 重點,加快推進充電樁和城市停車設施建設,鼓勵汽車企業(ye) 開發更適合縣鄉(xiang) 村地區使用的車型,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xiang) 。在全麵謀劃與(yu) 積極布局的基礎上,積極應對發達國家製造的技術和貿易壁壘,提前做好方案,避免受到衝(chong) 擊。
另一方麵,突破核心技術,加強資源保障,防止新能源汽車遭遇“卡脖子”問題。加快車規級芯片、車載操作係統等核心技術攻關(guan) 和生態培育,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添薪續力。解決(jue) 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鋰、鈷、鎳等資源對外依存度過高問題,建立新能源礦種的儲(chu) 備機製和相關(guan) 定價(jia) 機製。同時,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背景下,各國都非常重視二氧化碳減排和碳生產(chan) 率的提升。隨著汽車電動化的發展,車型碳排放將會(hui) 逐漸從(cong) 燃料周期向車輛生產(chan) 周期轉移。未來,要持續降低新能源汽車的碳足跡,提升產(chan) 業(ye) 低碳競爭(zheng) 力,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材料碳排放為(wei) 主要路徑,促進汽車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升級,持續提升汽車產(chan) 業(ye) 碳生產(chan) 率。(伊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