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多學科滲透助推美育教學改革走向深處

發布時間:2024-01-19 10:27: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王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中心主任、研究員)

  近日印發的《教育部關(guan) 於(yu) 全麵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浸潤行動》)要求全麵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浸潤行動的“浸潤”二字體(ti) 現了滲透、綜合和彌散之意,直指當前不少學校美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例如:美育教學場域單一,限於(yu) 課堂、窄於(yu) 學科、囿於(yu) 教材;教學設計關(guan) 注文本表麵內(nei) 容,忽視與(yu) 學生現實生活的關(guan) 聯,忽略學生的美育生活、社會(hui) 交流;教學過程多聚焦於(yu) 美育知識、鑒賞能力和技能訓練,忽略了學生對文本的審美性認知;課型相對單一,資源不夠豐(feng) 富,過多關(guan) 注藝術作品裏麵的藝術表達,忽視了學生多樣化的審美需求。

  為(wei) 了解決(jue) 以上問題,《浸潤行動》將美育教學改革深化行動列為(wei) 了首要行動舉(ju) 措,分三個(ge) 層麵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構建完善藝術學科與(yu) 其他學科協同推進的美育課程體(ti) 係,遵循美育特點,突出價(jia) 值塑造。二是大力推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在尊重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基礎上,強化課程實施的綜合性。三是充分發揮相關(guan) 學科的美育功能,加強美育與(yu) 德育、智育、體(ti) 育、勞動教育的有機融合,挖掘和運用各學科所蘊含的豐(feng) 富美育資源。

  以上舉(ju) 措其實已經釋放了鮮明的改革信號,即在學科協同的視域下,基於(yu) 綜合立場,通過多學科滲透,助推美育教學改革走向深處。當然,深化美育教學改革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推進中需要關(guan) 注以下四個(ge) 方麵。

  在基本立意上,要堅持融合取向。這裏的融合有三層含義(yi) 。首先,作為(wei) 美育主體(ti) 的藝術課程本身就具有融合性。義(yi) 務教育藝術課程包括音樂(le) 、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字媒體(ti) 藝術),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培養(yang) 想象力和創新思維等的重要課程,具有審美性、情感性、實踐性、創造性、人文性等特點。其次,各學科也都具有美育功能,要明晰藝術與(yu) 其他學科所具有的天然聯係。再次,藝術課程應當體(ti) 現兼容並包的思想,要通過不斷吸收一切有益的藝術成果來實現藝術課程的發展。在實踐中可以選擇性地汲取、融匯文史學科(如語文、曆史)、自然學科(如物理、化學)等相關(guan) 內(nei) 容,加強藝術課程與(yu) 其他學科的有機聯係,增強美育課程的豐(feng) 富性。

  在教學目標設計上,要進行前端整合。課程目標是教學目標的來源,藝術課程在課程目標設計上呈現為(wei) “核心素養(yang) 內(nei) 涵—總目標—學段目標”的三級結構。這種結構為(wei) 教學目標的設計提供了基本依據。教學目標屬於(yu) 教學的前端,有了前端的目標整合,後麵的滲透與(yu) 協同才會(hui) 有方向。藝術課程標準中也提出要將核心素養(yang) 的培育貫穿藝術教學的全過程。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全麵發展,挖掘教學內(nei) 容多方麵的育人價(jia) 值,結合學生的成長需求,把握顯性和隱性、近期和遠期、部分和整體(ti) 的關(guan) 係,圍繞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ang) 發展進行教學目標設計,使學生通過藝術學習(xi) 陶冶情操、浸潤心靈,激發想象力與(yu) 創造活力,充分發揮藝術教育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功能。

  在教學內(nei) 容選取上,要進行資源聯動。這實質上就是建立廣義(yi) 的美育資源觀。課堂上要以課標和教材為(wei) 第一資源,確保美育的規範性。在此基礎上,挖掘、聯動其他相關(guan) 學科的美育資源,以所確立的美育教學目標為(wei) 指引,在各學科中尋找具有共同或者相似美育功能的大概念,借助概念的互通性實現學科間的資源聯動和價(jia) 值共振。課堂外要積極開發和利用各種公共文化資源,比如美術館、博物館、展覽館、音樂(le) 廳,以及當地特有的民間藝術作坊、非遺傳(chuan) 承館等。還可以利用重要的節日、紀念日、少先隊及共青團活動日、校園文化藝術節等,開展文藝匯演、藝術作品展示、優(you) 秀影視作品展演等活動,通過資源聯動增強學生的美育獲得感。

  在教學實施上,要促進協同學習(xi) 。實施方式上不應拘泥於(yu) 美育學科知識的習(xi) 得,要鼓勵和促成學生綜合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通過協同學習(xi) 創造性地完成藝術作品,提升創造能力和問題解決(jue) 能力。要圍繞學生感興(xing) 趣的主題或項目開展協同研究,給學生提供靈活選擇、個(ge) 性化學習(xi) 的機會(hui) 。

  說到底,美育的價(jia) 值核心是文化屬性。真正體(ti) 現這種文化屬性,需要探索以藝術課程為(wei) 主體(ti) 、多學科滲透、多資源整合、多場域銜接、多方式並舉(ju) 的美育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協同學習(xi) 融入美育全過程。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