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柚果飄香好“豐”景

發布時間:2024-01-19 10:29:00來源: 人民日報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feng) 區

  柚果飄香好“豐(feng) ”景

  冬日早晨,薄霧輕籠,走進江西省上饒市廣豐(feng) 區排山鎮牌門村鵬雲(yun) 生態種養(yang)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柚果基地,一顆顆金黃的馬家柚掛滿山坡。“每天四五十人來采摘,還是忙不過來。”在半山腰的倉(cang) 儲(chu) 間前,前來拉貨的車輛排起了隊,合作社負責人李雲(yun) 生邊裝車邊說。

  種好一棵樹,走上致富路。上世紀90年代起,廣豐(feng) 區依托馬家柚資源優(you) 勢,建基地、推技術、創品牌,馬家柚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和“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保護”認定。目前全區種植麵積近20萬(wan) 畝(mu) ,綜合產(chan) 值近30億(yi) 元,帶動5萬(wan) 餘(yu) 戶果農(nong) 增收。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離不開技術。“我就吃過不懂技術的虧(kui) 。”10多年前李雲(yun) 生開始種柚,3年雖然掛果,可吃起來又酸又澀。找農(nong) 技專(zhuan) 家“問診”,才發現是土壤酸堿度問題。“第一次聽說土壤也要像人一樣定期體(ti) 檢。”李雲(yun) 生說,他從(cong) 此走上了技術種柚之路。

  為(wei) 擴大產(chan) 業(ye) 規模,廣豐(feng) 區邀請廣西、雲(yun) 南等地科技人員和“土專(zhuan) 家”對馬家柚嫁接培育技術進行攻關(guan) ,讓苗木實現了規模化繁育,達到畝(mu) 產(chan) 1萬(wan) 餘(yu) 株。定期組織種植大戶、技術骨幹開展線上線下技術培訓,為(wei) 馬家柚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持續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種植管理用上了“智慧大腦”。病蟲情監測係統、土壤墒情監測係統、設備氣象站、水肥一體(ti) 化機、360度攝像頭監控……在蘆林街道西壇果園,種植科技範兒(er) 十足。廣豐(feng) 區振興(xing) 馬家柚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吳方方介紹,區裏投入1.5億(yi) 元建成西壇馬家柚標準果園,打造“生產(chan) 有記錄、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模式可推廣”的示範樣板基地。

  夯實“種植端”,發力“銷售端”。在江西果福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分揀線顯示屏上,一個(ge) 個(ge) 馬家柚果徑大小、重量、糖分度數等指標清晰可見。“以前判斷果品質量全靠經驗,現在是數據說話。”吳方方說,通過智能分揀,果品分級更精準。近年來,廣豐(feng) 馬家柚銷售渠道不斷拓寬,通過與(yu) 電商企業(ye) 、知名水果品牌營銷商對接合作,生產(chan) 與(yu) 銷售聯結更加緊密。(鄭少忠 周 歡)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