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肌衰日益年輕化,肌少症盯上中青年女性

發布時間:2024-01-19 10:29:00來源: 中國婦女報

  隨著社會(hui) 人口老齡化,肌肉減少症已經成為(wei) 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而肌少症具有的性別傾(qing) 向性在近年受到社會(hui) 關(guan) 注,老年女性肌少症患病率更高,特別是絕經後女性每年會(hui) 丟(diu) 失0.6%的肌肉量,到80歲時,肌肉量減少約30%。調查顯示,肌衰的發生越來越年輕化,中青年女性走在肌衰的路上,現在的很多生活方式會(hui) 造成這種結果。所以,對肌少症的管控絕不能僅(jin) 限於(yu) 老年人,一定要重視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管理。

  受訪專(zhuan) 家

  於(yu) 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協和醫院臨(lin) 床營養(yang) 科主任,健康醫學係主任,北京市臨(lin) 床營養(yang) 質控中心主任。曾榮獲中國營養(yang) 學會(hui) 營養(yang) 科學傳(chuan) 播獎、中華醫學會(hui) 醫學科普突出貢獻獎、科技部優(you) 秀科普作品獎等。

  肌少症又稱肌肉減少症,主要因為(wei) 持續骨骼肌量流失、強度和功能下降,表現為(wei) 肌力減少和肌肉質量下降。肌少症不僅(jin) 會(hui) 導致軀體(ti) 功能減退,還會(hui) 增加跌倒與(yu) 骨折的發生風險。其通常發生在老年人中,是一個(ge) 與(yu) 年齡相關(guan) 的發展過程。但如今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肌少症也出現在一些中青年身上。

  隨著社會(hui) 人口老齡化,肌肉減少症已經成為(wei) 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而肌少症具有的性別傾(qing) 向性在近年受到社會(hui) 關(guan) 注,老年女性肌少症患病率更高,特別是絕經後女性每年會(hui) 丟(diu) 失0.6%的肌肉量,到80歲時,肌肉量減少約30%。

  北京協和醫院臨(lin) 床營養(yang) 科主任於(yu) 康教授和他的團隊近些年一直在做更年期女性肌少症方麵的研究。在近日接受中國婦女報全媒體(ti) 記者的采訪時,於(yu) 康教授提醒,肌少症雖然是在老年人身上觀察到的問題,但是對肌少症的管控絕不能僅(jin) 限於(yu) 老年人,一定要重視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管理。

  肌肉流失人人有,千萬(wan) 不要忽略肌少症

  記者:請您介紹下肌少症,肌少症對於(yu) 健康會(hui) 造成哪些影響?

  於(yu) 康:過去大家直觀地通過外形胖瘦來評判一個(ge) 人的身體(ti) 好壞,後來發現光看外形不夠。比如一名專(zhuan) 業(ye) 的舉(ju) 重運動員,身高不高但身材寬大,如果用身高和體(ti) 重的比值來看他們(men) 可能到了肥胖的標準,但是我們(men) 很少將其列為(wei) 肥胖的範圍,因為(wei) 多出來的部分是肌肉組織。但一些身材苗條的女孩,醫生用專(zhuan) 業(ye) 儀(yi) 器分析她們(men) 人體(ti) 成分時會(hui) 發現,肌肉含量很少,脂肪很多。而這種情況往往被我們(men) 忽略,發展下去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肌少症”一詞是在1989年被美國學者首次提出的,主要用來描述與(yu) 衰老相關(guan) 的骨骼肌質量減少。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ti) 結構也會(hui) 發生變化。50歲的“你”和70歲的“你”雖然同樣是60公斤,但這60公斤的構成發生了改變,脂肪會(hui) 相應增多,肌肉含量會(hui) 進一步減少。

  跟掉頭發、長皺紋和掉牙齒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肌肉組織會(hui) 衰退減少,這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肌肉減少的速度過快、幅度過大,或者時間過早,比如五六十歲就出現比較嚴(yan) 重的肌衰和肌少症,會(hui) 帶來一係列相關(guan) 的風險並發症。後果比較嚴(yan) 重的是走路容易腿軟和跌倒。

  事實上,人到了一定歲數以後,腿抬不起來,容易跌倒和骨折,這都跟肌少症有關(guan) 。喪(sang) 失足夠多的肌肉,生活質量會(hui) 大幅度下降。比如我看到過70多歲的老年女性肌肉很少,變得很衰弱,甚至拿不起座機的話筒和比較重的不鏽鋼調羹。

  肌少症除了有這些後果外,還會(hui) 帶來一些其他問題,比如血糖控製不佳和人的整體(ti) 代謝出現紊亂(luan) 。

  肌少症雖然在老年人群中症狀最為(wei) 明顯,給人感覺它離我們(men) 比較遙遠。但肌肉流失的過程是每個(ge) 人都會(hui) 經曆的,所以千萬(wan) 不要忽略肌少症。

  肌衰越來越年輕化,中青年女性或成“重災區”

  記者:通過您的舉(ju) 例描述我們(men) 得出這樣的印象:肌少症=老年+女性。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肌少症更容易發生在女性身上?

  於(yu) 康:我們(men) 的調查顯示,肌衰的發生越來越年輕化,中青年女性走在肌衰的路上,因為(wei) 現在的很多生活方式會(hui) 造成這種結果。比如缺少抗阻力訓練,缺少陽光照射,攝入維生素D很低,還有很多女性因為(wei) 怕發胖基本上不吃或者有意地減少吃紅肉,於(yu) 是出現缺鐵等一係列的問題。

  一些女性永遠在減肥的路上,她們(men) 對肌肉的抵觸讓我很驚訝,我原來以為(wei) 女性比較怕脂肪,後來發現隻要是讓她們(men) 變粗壯的東(dong) 西,她們(men) 都害怕,包括脂肪和肌肉,也不限於(yu) 脂肪和肌肉。她們(men) 不知道脂肪其實是有保護作用的,並不是越瘦越美,人太瘦時,很多激素水平維持不了,當然,當脂肪量過大或者是在腰部異位分布(堆積)的話,它會(hui) 造成肌肉進一步衰減,所以脂肪少了和多了都不好。

  我們(men) 發現老年女性、中青年女性,包括更年期女性,還有慢病患者是肌衰的高發人群,女性一旦合並糖尿病、腫瘤,特別是骨質疏鬆就會(hui) 很危險。

  另外我們(men) 調查發現,營養(yang) 不良、吸煙以及缺少蛋白質和吃的紅肉減少,是女性出現肌衰的危險因子。

  可能真正達到肌衰病人的診斷陽性率很低,但是肌肉一旦出現丟(diu) 失,各種麻煩就產(chan) 生了,所以我們(men) 要從(cong) 早期開始幹預。更年期是一個(ge) 中期,可能更早期的預防要從(cong) 青年女性開始。

  記者:女性處於(yu) 更年期時發現肌肉流失,該如何麵對?

  於(yu) 康:通過早期有效幹預,預防、延遲甚至逆轉肌衰的可能性會(hui) 逐漸增大。

  對更年期女性肌肉衰減症的有效幹預,通過生活方式的調理,從(cong) 包括營養(yang) 、運動和作息時間方麵入手都有幫助,甚至有人提到調整生活方式具有治療性的效果。

  記者:請您對女性防止肌肉流失提些建議。

  於(yu) 康:第一,每天吃一個(ge) 水煮雞蛋,如果覺得吃肉少,可再加一個(ge) 蛋清。適當吃肉,如三餐都有是最理想的,其次最好午餐跟晚餐各有50~100克的瘦肉。瘦肉分兩(liang) 類:一類是白肉,雞鴨魚蝦肉為(wei) 主體(ti) ,可以占到一半甚至更多;另一類為(wei) 紅肉,豬牛羊肉,可以每天吃至少50克,也可隔天吃50~100克。紅肉不可完全不攝入,會(hui) 造成缺鐵。每日可再吃50~100克豆腐,從(cong) 蛋白質角度來說數量上夠了。從(cong) 分布上講不能集中在晚餐一頓,應均勻分布到三餐。

  第二,補充維生素D。因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較少,所以選擇中午時間到戶外曬太陽,10分鍾即可,不要塗防曬霜。如果皮膚存在紫外線過敏的情況,可去醫院進行25羥維生素D測定,如確實缺乏,每天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維生素D的營養(yang) 補充劑,也能達到同樣補充的效果。

  第三,補鈣。喝牛奶,全脂、脫脂都可,250ml/袋,一天喝兩(liang) 袋,早晚各一袋。牛奶過敏的人可酸奶代替,兩(liang) 杯酸奶等於(yu) 一袋牛奶,比例差不多即可。

  第四,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每天吃兩(liang) 到三大盤的新鮮蔬菜,一個(ge) 200~300克的水果,補充人體(ti) 所需的抗氧化營養(yang) 素。

  第五,多運動。需要貫徹全生命周期的是營養(yang) 加運動,隻有在運動狀態下,肌肉的所有功能才能得到最大地演繹和發揮,而且肌肉跟能量代謝有密切的關(guan) 聯。

  在此基礎之上,如果確實有比較嚴(yan) 重的肌衰症狀,可以去醫院經過大夫專(zhuan) 業(ye) 評估檢查後進行一些特殊製劑的補充。

  在營養(yang) 補充足夠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抗阻訓練,有氧、拉伸和平衡運動以改善軀體(ti) 功能,增加肌肉含量和力量。長此以往擁有一個(ge) 合理的飲食、運動、生活方式的構建,可以更好地避免和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預防肌衰一定要從(cong) 早抓起

  記者:我國患肌少症的人數比例有沒有數據?

  於(yu) 康:經調查研究發現:在100個(ge) 人群裏各個(ge) 年齡段平均下來肌肉減少症的發生率大概是10%;到了65歲以上,大概會(hui) 增加到15%到16%;到了80歲以上,可超過40%。這種情況如果不加以合理管控,我們(men) 的身體(ti) 很可能會(hui) 因為(wei) 肌肉管理不當而產(chan) 生損害,而且這種損害不可逆轉。

  所以維護肌肉一定要從(cong) 早抓起。一些兒(er) 科專(zhuan) 家告訴我,現在很多孩子的活動量明顯減少,有的孩子長期不運動,一些已經出現了肌肉問題。

  所以我想強調一下,肌少症雖然是在老年人身上觀察到的問題,但是對肌少症的管控絕不能僅(jin) 限於(yu) 老年人,一定是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管理。

  記者:應該如何正確看待肌少症?

  於(yu) 康:經過這些年的研究,我發現,人老了能不能活得有質量和有尊嚴(yan) ,更多是看老了以後還能保留多少可以工作的肌肉,當然脂肪也有重要影響。

  實際上在肥胖的人群中相當一部分人屬於(yu) 肌少性肥胖,無論哪種形式的脂肪堆積,都會(hui) 造成炎症因子高而導致胰島素抵抗,通俗講就是脂肪造成了體(ti) 內(nei) 非常糟糕的環境,在這個(ge) 環境裏肌肉沒辦法好好工作而造成衰減。所以肌肉的衰減,不純粹是年齡大造成的,也不完全是生病造成的,它可能是多種因素導致的。

  歐洲的研究提出了一個(ge) 非常有意思的結論:肌衰源於(yu) 生命早期。我們(men) 希望大家拋開年齡因素,更多從(cong) 健康、運動狀況和營養(yang) 問題來預防肌衰。對肌少症的關(guan) 注要貫徹全生命周期。(全媒體(ti) 記者 黃婷)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