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工作背調無法通過 考公考編寸步難行 大學生“被法人” 身份冒用幾時休

發布時間:2024-01-22 15:0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22歲的李學,真希望自己沒做過所謂的“兼職”。

  2023年7月,在寧夏上大學的他,因一份需要人臉驗證的“兼職”而泄露了個(ge) 人信息,莫名其妙地成為(wei) 了四川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管。當年9月,他在報考公務員考試時無法通過資格審查,沒能參加考試。

  今年1月,李學將自己的遭遇發到了社交媒體(ti) ,找到許多與(yu) 之經曆類似的人。在一個(ge) 名為(wei) “冒名受害者”群聊裏,將近400名受害者的身份被冒用,工作背調無法通過,考公、考編等寸步難行。

  “不知道該怎麽(me) 辦了。”現在,李學已將相關(guan) 情況反映給了四川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等待進一步處理。

  “兼職”卻被哄騙進行人臉識別

  回想起去年暑假參與(yu) “兼職”時的情形,李學依然發蒙。

  當時,在社交軟件上,一名同城網友告訴李學,有一款手機應用程序剛推出,處於(yu) “拉新”“引流”階段,因此他們(men) 急需為(wei) 應用程序“充場”的人員,“根據你注冊(ce) 之後在應用程序上的活躍度,最高可以拿到2000元的報酬”。

  在薪酬誘惑下,李學帶著幾個(ge) 朋友一同前往約定好的地點。對方要求他們(men) 在手機裏下載一款“新應用程序”,準備好身份證,跟著應用程序提示進行人臉識別,完成實名認證。

  他回憶說,對方要求他們(men) 下載一款叫作“天府通辦”的移動端應用程序,除了實名認證、人臉識別等需要本人操作的步驟,他們(men) 的手機幾乎全程都在對方手上,“是由他們(men) 進行操作的”。

  過程中,李學提出了對實名認證的擔憂,但對方拍著胸脯告訴他們(men) “很穩”,並稱“許多像你一樣的大學生都來做了,有的賺到了幾萬(wan) 元”。

  不過,在他們(men) 配合對方完成所有步驟之後,對方卻稱:“由於(yu) 係統升級,暫時給不了報酬了。”隨後將他們(men) 手機裏的“天府通辦”卸載了。

  公開資料顯示,“天府通辦”移動端是四川省“一網通辦”移動端總門戶,依托全省一體(ti) 化政務服務平台的統一事項管理等基礎支撐體(ti) 係,麵向自然人和法人提供一站式網上辦事渠道。

  根據“天府通辦”移動端的指引,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發現,隻需要在其中點擊“企業(ye) 開辦”功能,按照全部流程要求完成名稱、稅務、公安等事項的登記後,再由投資人、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等相關(guan) 人員進行人臉識別和電子簽名,這一申請便能進入審核流程,如果通過便能拿到營業(ye) 執照。

  按照上述流程,在四川辦理營業(ye) 執照的手續不用本人到場,全程均可在移動端操作完成。

  入職背調才發現名下多家公司

  因為(wei) “兼職”而導致信息泄露的,不隻李學一個(ge) 人。2023年12月,在四川一高校讀研的周青,通過一家公司的麵試。他與(yu) 公司達成就職意向,但在背景調查的階段,錄用流程卻無法推進。信息顯示,他名下有多家企業(ye) 。

  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涉事公司注冊(ce) 地在北京房山、懷柔兩(liang) 區,注冊(ce) 時間均在2021年12月。其中,他是兩(liang) 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兩(liang) 家公司的監事,這4家公司都已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周青稱,自己從(cong) 未注冊(ce) 過這些企業(ye) 。但對他來說,想要走正常流程撤銷企業(ye) 設立非常困難。稅務部門的信息顯示,有兩(liang) 家公司在同一時間段開出了400多萬(wan) 元的發票,他需要先補齊未繳的5.86萬(wan) 元稅款。“這些發票都是虛開的,甚至有可能涉嫌犯罪。”他說。

  根據刑法規定,虛開增值稅專(zhuan) 用發票、用於(yu) 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2萬(wan) 元以上20萬(wan) 元以下的罰金。虛開的數額特別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yan) 重情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chan) 。

  周青懷疑,自己的身份和人臉識別信息可能被冒用了。為(wei) 此,他調取了涉事公司注冊(ce) 使用的人臉識別存檔照片,發現這是他2019年時的照片。

  他回憶起自己在2019年做過的一份“兼職”,同樣是下載幾款手機應用程序,注冊(ce) 成功後給錢。

  “這兩(liang) 款手機應用程序,我都在裏麵進行了人臉和實名認證,後來,其所屬企業(ye) 倒閉了。”周青認為(wei) ,應該是不法分子盜用了當時的人臉識別信息,並且冒用身份注冊(ce) 了多家企業(ye) 。

  公開信息顯示,當年一個(ge) 以周青的名義(yi) 注冊(ce) 的應用程序,於(yu) 2019年10月因涉嫌網絡傳(chuan) 銷、非法集資、金融詐騙,被湖南省長沙市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

  1月17日,北京市房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回應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接到周青反饋後,他們(men) 已經開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ti) 登記管理條例》對相關(guan) 情況進行調查,“我們(men) 會(hui) 依法作出相關(guan) 行政決(jue) 定”。

  公民人臉識別數據被公開叫賣

  隻是找了一份“兼職”,怎麽(me) 名下就多出了這麽(me) 多家公司?

  不隻在四川,北京市房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在北京,注冊(ce) 公司同樣可以全程網辦,但需要人臉識別、身份認證、在線簽字等。

  周青提供的一段視頻顯示,打開在北京注冊(ce) 公司需要用到的“北京企業(ye) 登記e窗通”應用程序,使用自己提前錄製好的視頻進行人臉識別,卻能夠通過該軟件的檢測。

  對於(yu) 該問題,北京市房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由於(yu) 開發、維護該軟件的權限並不在他們(men) 這邊,因此他們(men) 並不清楚背後的原因,對於(yu) 可能存在的漏洞,他們(men) 會(hui) 向上級部門反映。

  “北京企業(ye) 登記e窗通”平台的客服則稱,用戶在身份認證階段需要按照提示進行眨眼等動作,事先錄好的視頻無法通過人臉識別,目前還沒有收到相關(guan) 反饋與(yu) 投訴。

  據了解,在一些境外社交軟件上,有商販公然兜售人臉識別的相關(guan) 數據,“全套僅(jin) 需100U(U是一種虛擬幣,折合人民幣約700元——記者注)。”

  一名商販發來的截圖顯示,他們(men) 所指的“全套”,不僅(jin) 包含身份證正反麵圖片、本人手持身份證的圖片,甚至還有本人按照指令進行“向左轉”“向右轉”以通過人臉識別活體(ti) 檢測的小視頻。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蘇程律師提示,如果當事人發現個(ge) 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盜用、冒用注冊(ce) 為(wei) 公司股東(dong) 、高級管理人員(董事、監事、法定代表人)的,應按照情節選擇不同的維權方式。如向主管的市場監督局提起撤銷冒名登記(備案)申請,申請該局立案調查並撤銷相關(guan) 登記;或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決(jue) 涉事公司辦理撤銷冒名身份的工商登記;或向公安機關(guan) 報案,請求公安機關(guan) 對涉嫌盜用、冒用不法分子作出行政(治安)處罰。

  蘇程同時提示,“人臉識別信息”並不是被“冒名”的唯一認定標準。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通過檔案材料、現場勘驗、鑒定結論等途徑對是否有冒名情況作出認定。

  有關(guan) 部門正加大對冒名登記等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防範和查處假冒企業(ye) 登記違法行為(wei) 規定》,將於(yu) 2024年3月15日起正式實施執行。該規定加大了對虛假登記的打擊懲處力度,設定了沒收違法所得、5萬(wan) 元-100萬(wan) 元的罰款、吊銷營業(ye) 執照等行政處罰責任,並銜接了刑事責任。同時,強化嚴(yan) 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市場主體(ti) 登記限製等信用懲戒機製的運用;並對假冒企業(ye) 登記違法行為(wei) 的直接責任人認定予以更具體(ti) 的規定,明確直接責任人,包括對實施假冒企業(ye) 登記違法行為(wei) 起到決(jue) 定作用,負有組織、決(jue) 策、指揮等責任的人員,以及具體(ti) 執行、積極參與(yu) 的人員。

  對李學、周青來說,他們(men) 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撤銷涉事企業(ye) 的冒名登記,順利找到一份工作。(為(wei) 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李學、周青為(wei) 化名)(劉胤衡陳曉 實習(xi) 生 劉小芃 記者 黃衝(chong) )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