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靶向性”舉措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4-01-25 10:0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主題教育在基層】

  “靶向性”舉(ju) 措激發企業(ye) 創新活力

  ——廣東(dong) 廣州黃埔區以主題教育為(wei) 契機積極服務市場主體(ti)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唐一歌 光明日報通訊員 黃蓉芳

  2023年10月,廣東(dong) 省廣州市黃埔區轄內(nei) 企業(ye) 億(yi) 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EH216-S型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係統型號合格證——這是全球首個(ge) 獲得該類合格證的航空器,也是黃埔區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通過自主創新辦成的又一件“大事”。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黃埔區自覺從(cong) 黨(dang) 的創新理論中汲取奮發進取的智慧和力量,把理論學習(xi) 和調查研究的成果轉化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ti) 實踐。聚焦區內(nei) 4.8萬(wan) 多家中小企業(ye) 的發展問題,黃埔區組織開展質量提升調研,並於(yu) 去年10月發布了質量強區3.0版政策,推動建設11個(ge) 區級質量基礎設施服務工作站。

  “主題教育中,我們(men) 發揮質量標準優(you) 勢幫助企業(ye) 破解產(chan) 業(ye) 難點、堵點問題,出真招、見實效,積極服務市場主體(ti) 。”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鄧慧瑜表示,作為(wei) 首批由黃埔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成立的工作站之一,黃埔區智能家居行業(ye) 質量基礎設施服務工作站搭建大數據平台“質量之眼”,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產(chan) 品標準定位、數據定位問題,累計幫助1000餘(yu) 家企業(ye) 在研發端進行指標的診斷與(yu) 分析。工作站還創新搭建各類智能家居測試場景,開發新的測試指標與(yu) 檢測技術,聯合企業(ye) 破解語音識別瓶頸難題,識別準確率從(cong) 不足80%提升至98.4%,形成國家標準《智能語音控製器通用安全技術要求》在全行業(ye) 推廣,並申請國際標準提案。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黃埔區加快建設“中小企業(ye) 能辦大事”創新示範區,不僅(jin) 建立了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培育庫,積極開展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梯度培育的政策宣講會(hui) ,還專(zhuan) 門成立廣州市黃埔區中小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發展促進會(hui) ,整合服務資源,搭建政企溝通平台,推動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高質量發展。

  “我們(men) 堅持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wei) 主題教育的落腳點,在‘實’上下功夫,注重出實招,傾(qing) 力抓實效。”黃埔區工業(ye) 和信息化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雷敏表示,為(wei) 加快建設“中小企業(ye) 能辦大事”創新示範區,黃埔區通過創新體(ti) 製機製、響應企業(ye) 訴求、提升服務能級等“靶向性”舉(ju) 措,全力激發中小企業(ye) 創新創業(ye) 創造活力。2023年,黃埔區新增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ye) 455家,累計達1927家,占全市的24.8%;新增62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累計達119家,占全市的50%。

  “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我們(men) 要切實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績實效。”黃埔區科學技術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洪暉表示,黃埔區建設形成了以廣州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wei) 引領的戰略科技創新平台集群,研發投入強度達6.65%,今後將更深入思考如何促進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向企業(ye) 聚集,聯合上下遊企業(ye) 開展重點技術研發,不斷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瞪羚企業(ye) -獨角獸(shou) 企業(ye) -百億(yi) 級高新技術企業(ye) ”科技企業(ye) 梯次創新支持模式,加快補強產(chan) 業(ye) 鏈卡點技術環節,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開展主題教育,重在學以致用、知行合一。黃埔區堅持實體(ti) 經濟為(wei) 本,加速實施“萬(wan) 億(yi) 製造”計劃,圍繞“優(you) 化存量、擴大增量、提升質量”的發展主線,做強做優(you) 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加速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精準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著力發展壯大集成電路、低空經濟、衛星火箭、機器人、生物醫藥、智能汽車、新型儲(chu) 能、大模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製造業(ye) 大區”向“製造業(ye) 強區”加速邁進。

  “我們(men) 把開展主題教育同加速實施‘萬(wan) 億(yi) 製造’計劃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兩(liang) 手抓、兩(liang) 促進。”黃埔區發展和改革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單寧偉(wei) 表示,主題教育期間,全區緊緊圍繞“製造業(ye) 當家”,優(you) 化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存量、擴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量、把握未來產(chan) 業(ye) 變量,聚焦重點產(chan) 業(ye) 和領域持續發力,全力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平台提級賦能。

  據了解,下一步,黃埔區將加快各類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和轉化平台建設,加快人類細胞譜係大項目建設,推動慧眼、航空輪胎等項目納入國家重大規劃;整合區內(nei) 平台資源,創新科技產(chan) 業(ye) 組織形式,重點建設國家產(chan) 業(ye) 創新中心、國家企業(ye) 技術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標誌性的重大產(chan) 業(ye) 創新平台,形成集群集聚發展態勢,構建立體(ti) 分層的產(chan) 業(ye) 創新網絡;加快打造新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集群,力爭(zheng) 將新型儲(chu) 能產(chan) 業(ye) 打造成“製造業(ye) 當家”的戰略性支柱產(chan) 業(ye) 。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25日 0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