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四張牌”育人強校興烏蒙——雲南昭通學院探索特色化辦學

發布時間:2024-02-04 10:0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 徐鑫雨

  近年來,昭通學院立足雲(yun) 南、服務烏(wu) 蒙山區、輻射滇黔川渝,打好“文學牌、農(nong) 業(ye) 牌、紅色牌、師範牌”這“四張牌”,走好特色化辦學之路,為(wei) 紅土高原培養(yang) 大批特色人才。

  烏(wu) 蒙山區有一個(ge) 聞名全國的昭通作家群,其中許多作家畢業(ye) 於(yu) 昭通學院。昭通學院多年來打“文學牌”,連續舉(ju) 辦了九屆“全國大學生野草文學獎邀請賽”。其中第九屆大賽征稿數量創曆史新高,涉及1271所高校,共收到稿件8610份。一批大學生文學新秀通過大賽成功起飛,該賽事已成為(wei) 推出文學新人、繁榮文學創作、促進全國高校文學社團間交流與(yu) 合作的平台。“熱愛文學就是熱愛人類,打好‘文學牌’,不僅(jin) 僅(jin) 是培養(yang) 作家,更重要的是讓人文精神滋潤學生的心靈,起到了文學育人的作用。”昭通學院人文學院院長黃鳳玲對記者說。

  多年來,昭通學院打好“農(nong) 業(ye) 牌”,為(wei) 烏(wu) 蒙山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培養(yang) 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wei) 高原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科技和智力支持。圍繞昭通天麻、蘋果、馬鈴薯等高原特色農(nong) 業(ye) ,昭通學院通過校企合作,共建天麻綠色種植與(yu) 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助力解決(ju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的實際問題。

  紅軍(jun) 長征曾途經雲(yun) 南昭通,“紅色”已成為(wei) 昭通學院培育時代新人的主打牌。昭通學院成立紮西紅色文化學院、開發紅色特色課程、建立紅色紮西館實踐平台,一體(ti) 化推進紅色文化育人。

  紅色教育浸潤著師範生立德樹人的使命感,昭通學院強化“師德規範”“教育情懷”,小學教育和學前教育專(zhuan) 業(ye) 近五年畢業(ye) 生裏,有70%紮根烏(wu) 蒙,成為(wei) 留得住的鄉(xiang) 村教師。

  “我們(men) 把有限的經費重點用在人才引進上、用在教師待遇提高上,打響‘四張牌’,努力在欠發達地區走出一條興(xing) 辦區域性高水平大學的道路。”昭通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陳紅說。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04日 06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