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如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

發布時間:2024-02-20 09:49:00來源: 中國婦女報

  本期做客專(zhuan) 家

  劉勇鶴,兒(er) 童心理學家,兒(er) 童文學作家。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hui) 理事,中國家庭教育學會(hui) 宣教專(zhuan) 委會(hui) 常務理事。著有《玩遊戲是件正經事》《好想陪你讀繪本》等13部著作。

  Q:

  我兒(er) 子今年讀高二,在班上學習(xi) 成績排名第五名,班長。這小子有點兒(er) 小聰明,永遠不會(hui) 全力以赴地學習(xi) ,總覺得自己很不錯,並表示將來可以去大公司工作,去一般單位工作也不錯。他每天打遊戲,周六、日如果沒人提醒甚至會(hui) 玩一天,學習(xi) 沒有一點兒(er) 動力,我該怎麽(me) 教育呢?

  姚遠

  A:

  姚遠,你好!

  看了你兒(er) 子的問題,說到底是缺乏學習(xi) 動力與(yu) 成就動機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他自己並沒有想成為(wei) 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如何讓孩子有成長與(yu) 成功的動力?我們(men) 可以從(cong) 以下幾方麵努力。

  從(cong) 外驅力到自驅力

  在傳(chuan) 統的教育方式中,我們(men) 習(xi) 慣了用外驅力來教育孩子。如嚴(yan) 厲的批評與(yu) 懲罰,美其名曰“棒打出孝子”“嚴(yan) 師出高徒”;陽性強化法的流行,讓家長更願意相信賞識教育,從(cong) 口頭激勵到證書(shu) 鼓勵,再到物質獎勵。

  遺憾的是,這樣的教育容易引起孩子的“獎品依賴症”,他們(men) 更關(guan) 注獎勵,而不是學習(xi) 本身或學習(xi) 的過程。他們(men) 感興(xing) 趣的是即時獲得的利益,而不是長期努力才能獲得的結果,變得更加功利而消極。

  這就需要教育者換個(ge) 思路,想方設法讓“小雞”從(cong) 蛋殼裏麵打碎蛋殼。這種從(cong) 內(nei) 部改變自己的動力就是自驅力。人本主義(yi) 心理學相信每個(ge) 人都可以為(wei) 自己設置一個(ge) “理想的樣子”,稱之為(wei) “自我概念”。人們(men) 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wei) “理想的樣子”,叫做“自我實現”。

  客觀的自己與(yu) 更好的自己

  自驅力的起點是了解自己。我推崇《富蘭(lan) 克林表》中的方法,並將它進行了改造,方法是:在一張白紙中間畫一條線,讓孩子在左邊寫(xie) 出自己的三個(ge) 優(you) 點,在右邊寫(xie) 出三個(ge) 缺點;同時,家長在一張白紙上寫(xie) 出自己眼中孩子的三個(ge) 優(you) 點與(yu) 三個(ge) 缺點。把兩(liang) 個(ge) 結果同時放在孩子麵前,讓孩子明白——你有優(you) 點也有缺點,你眼中的優(you) 點未必是別人眼中的優(you) 點,你眼中的缺點也未必是別人眼中的缺點。從(cong) 而更加客觀地了解自己。當然,你也可以采用“觀察法”與(yu) “訪談法”了解孩子的興(xing) 趣、愛好與(yu) 特長。

  作為(wei) 家長,你有必要幫助孩子明白他的興(xing) 趣目標、發展方向、個(ge) 性歸宿等問題,比如一個(ge) 小演員將來的方向可能是德藝雙馨的表演藝術家;一個(ge) 繪畫愛好者將來的方向可能是自由設計師或美術學院的老師。你可以采用夢想逆推術,幫助孩子建立願景,引導孩子思考如何達到這個(ge) 願景,這個(ge) 願景就是孩子的內(nei) 驅力。

  小成功是大成功之母

  其一,關(guan) 注孩子的每一次小發現與(yu) 小發明。當孩子主動展示他的小發現和小發明時,你一定要格外重視,一方麵孩子正在表現出他的興(xing) 趣與(yu) 潛能,另一方麵他正在展現出他的好奇心與(yu) 探索欲。因此,要畢恭畢敬地做他的觀眾(zhong) 與(yu) 學生。父母對他的尊重與(yu) 關(guan) 注,會(hui) 激發他強烈的探索行為(wei) 與(yu) 進取心。

  其二,提供家庭舞台。當孩子在某個(ge) 領域表現出極大興(xing) 趣與(yu) 愛好時,家長應為(wei) 他搭建一個(ge) 家庭舞台,動員全體(ti) 家庭成員做他的觀眾(zhong) ,欣賞他的表現或扮演。在家庭舞台上,孩子的創造力、表達力會(hui) 得到提升,他的自信心與(yu) 社交水平也會(hui) 增強,為(wei) 他之後進入集體(ti) 環境與(yu) 社會(hui) 環境做好鋪墊,也為(wei) 其興(xing) 趣發展提供了動力。

  其三,學以致用。當孩子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他不僅(jin) 感受到學習(xi) 有用,更能感覺到自己有用,從(cong) 而更好地端正學習(xi) 態度,也有了更強的學習(xi) 動機。作為(wei) 家長,我們(men) 要在生活中與(yu) 孩子一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jue) 問題。

  其四,接觸有經驗的人。在了解孩子的興(xing) 趣特長之後,帶他去見一見有這方麵經驗或成就的親(qin) 戚朋友,孩子會(hui) 因此獲得更多的專(zhuan) 業(ye) 引領與(yu) 社會(hui) 經驗,對未來生活充滿憧憬,產(chan) 生行動力。

  另外,還可以引導孩子閱讀成功人士的人物傳(chuan) 記,從(cong) 中汲取能量與(yu) 經驗,為(wei) 自己找到勵誌偶像。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