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博物館裏的文化年
【新春走基層】
光明日報記者 丁豔
年味濃濃的新春展覽、妙趣橫生的尋龍活動、琳琅滿目的文創集市、熱鬧歡騰的舞龍舞獅表演……新春佳節,河南鄭州的博物館裏人潮湧動。豐(feng) 富多彩的年俗係列活動,吸引人們(men) 來到博物館,歡樂(le) 過大年。
走進鄭州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火紅的新春元素,一條長達15米的“巨龍”展板擺放在大廳入口,場館內(nei) 各處都架上了寓意美好的“龍門”架。紅彤彤的窗花、對聯隨處可見,洋溢著濃濃年節氛圍的場景點綴在場館各處,吸引觀眾(zhong) 打卡留念。
新年看新展,鄭州博物館先後推出《天地之中,龍行龘龘——封曙光嵩山山水作品、曆代嵩山石刻精拓展》《妙剪萬(wan) 象——迎新春館藏剪紙展》。這些來自嵩山地區自漢至清刻有龍紋的石刻拓片等展品,給人們(men) 送來了龍年祝福。
從(cong) 正月初一開始,鄭州博物館每天上演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雅風文會(hui) ·迎春”邀請參與(yu) 者蓋滾筒印章、製古法香牌、拓新年“寶鈔”;“龍興(xing) 家國 龍鱗賜福”讓觀眾(zhong) 從(cong) 場館各處參與(yu) 活動,獲取“龍鱗”貼紙,寫(xie) 上自己的新春祝願……
精彩的文藝演出和非遺活動在鄭州博物館內(nei) 輪番上演:舞龍舞獅鑼鼓喧天,少林功夫扣人心弦,鄭州愛樂(le) 樂(le) 團奏響新春樂(le) 章,舞蹈《唐宮夜宴》奉獻視覺盛宴,國潮街舞表演展現滿滿活力……
大年初一上午十點半,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的大廳裏已經聚集了大批慕名而來的遊客,誌願者們(men) 也紛紛拿出“絕活”,聲情並茂地講述著此地曾經上演的故事。春節期間,商都遺址博物院為(wei) 遊客們(men) 奉上“納福指南”,讓“小粉絲(si) ”們(men) 親(qin) 手寫(xie) 下創意十足的福字;製作新年紅包,讓獸(shou) 麵紋、“亳”字logo等商都元素留在紅包上,帶走屬於(yu) 自己的小幸運……
“第一次見到開在博物館裏的市集,這些文創和非遺攤位也太有意思了!”一位來自新密的遊客排在糖畫隊伍最前端,手藝人劉師傅正在為(wei) 她定製龍年生肖專(zhuan) 屬糖畫。再往前走,拓古傳(chuan) 今的龍年立體(ti) 拓印、獨具匠心的核雕、龍騰虎躍的布藝香包等非遺攤位,正吸引著遊客駐足欣賞。
這個(ge) 春節,到博物館裏過個(ge) 文化年,已經成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1日 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