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館裏過大年:新意心意都滿滿
“原來蠶繭也可以用來製作燈彩。太驚豔了!”甲辰龍年農(nong) 曆大年初二晚,跟著家人來到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的林玉玉十分興(xing) 奮。今年剛上小學四年級的她迷上了燈彩。“每一盞都不同,簡直是欣賞‘龍’的萬(wan) 花筒。”像林玉玉一樣,很多春節期間來參觀的觀眾(zhong) 都是被該館的“張燈結彩過龍年”2024甲辰新春燈彩活動(簡稱“新春燈彩活動”)吸引,也被活動展現出來的新意和暖意感染。
為(wei) 營造喜慶祥和的春節氛圍,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今年推出了一係列精彩活動,其中,新春燈彩活動於(yu) 2月2日推出,將持續至3月9日,這期間每天18點至21點,觀眾(zhong) 都可以到此欣賞燈彩,感受濃濃年味。
賞花燈是重要的傳(chuan) 統年俗活動。本次燈彩活動重點呈現了四川省自貢地區的特色彩燈藝術。據了解,自貢早在唐宋年間就有新年燃燈、元宵節前後張燈結彩的習(xi) 俗。清代以來,自貢的“獅燈場市”“燈竿節”“提燈會(hui) ”“牛兒(er) 燈會(hui) ”等節會(hui) 活動相沿不輟。自貢彩燈以組燈最具特色,多表現優(you) 秀民間傳(chuan) 統、古典名著、神話故事等題材內(nei) 容,具有大型、群體(ti) 、聯動的特點,地方風情濃鬱。2008年,自貢燈會(hui) 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自貢彩燈用料非常獨特,除了大家看到的瓷器、玻璃瓶之外,蠶繭、細竹篾、紮染、絲(si) 綢等均可作為(wei) 製作彩燈的原材料。”場館內(nei) ,講解員為(wei) 觀眾(zhong) 解開絢麗(li) 燈彩的謎底。
在新春燈彩活動中,以龍年生肖、《山海經》、自貢恐龍等為(wei) 創意的主題燈彩作品較受觀眾(zhong) 歡迎。其中,《山海經》主題作品將傳(chuan) 統技藝與(yu) 現代科技相結合,打造出“神獸(shou) ”的奇幻世界,同時還為(wei) 觀眾(zhong) 科普了相關(guan) 知識。自貢恐龍彩燈造型可愛俏皮,深受小朋友的喜愛。“這次新春燈彩活動的參觀路線貫穿室內(nei) 外,室外大型燈彩裝置氣勢恢弘,室內(nei) 展覽則精細詮釋了眾(zhong) 多精美燈彩作品的文化內(nei) 涵,讓我們(men) 在不同場景中都能感受到燈彩的魅力。希望這樣有創意、有意境的活動多多舉(ju) 辦。”家住附近的肖女士說。
“春節期間,我們(men) 延長了開放時間,專(zhuan) 門在晚間舉(ju) 辦新春燈彩活動,並配套推出手工藝體(ti) 驗服務和非遺特色文創產(chan) 品,就是希望以優(you) 質服務更好地滿足公眾(zhong) 需求。這次活動還被納入北京市文物局推薦的‘2024龍年春節博物館十大熱點遊線’中。”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相關(guan) 負責人說。
除新春燈彩活動外,該館在今年春節期間還提供了多樣的文化服務。展覽方麵有國家級陝北文化生態保護區(陝西省榆林市)“榆林·陝北民歌展”“不滅窯火——當代龍泉青瓷精品展”以及“華服·泥彩——中華曆代服飾泥塑展”等,分別展出了陝北民歌、熱貢藝術、龍泉青瓷燒製技藝等非遺項目以及泥塑技藝。社教活動方麵,該館將於(yu) 2月24日(農(nong) 曆正月十五)舉(ju) 辦“藝海拾遺”係列之民歌藝術課堂、“遇見非遺”——皮影展演社教活動、“遇見非遺”——古琴展演社教活動。
此外,該館還重點展示了工藝美術作品中的“龍”形象。比如,玉雕翡翠插屏中的“四海騰歡”以九龍翻騰的主題創作,詮釋著中華民族奮起騰飛的精神力量;孔雀羽織金妝花紗龍袍麵料,以金箔錘煉出的“龍”色澤鮮豔,展現出中國氣派;龍泉青瓷“龍紋天球瓶”利用大開片的金絲(si) 鐵線勾勒出既具象又寫(xie) 意的“龍”形象,極具時代風貌;賀蘭(lan) 石雕“九龍套硯”采用俏色的工藝技法將龍的姿態雕鏤於(yu) 硯上,氣勢不凡。
提及新一年的計劃,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推出優(you) 秀展覽、打磨特色活動、豐(feng) 富館藏體(ti) 係、發展文創經營、傳(chuan) 播學術影響、加強國際交流、推動數字化建設,繼續以實際行動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賡續中華文脈,展現中華文化的蓬勃生機。(本報記者 王彬 實習(xi) 記者 金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