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做有用的研究 去解決真問題

發布時間:2024-02-22 09:5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鄭南峰(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嘉庚創新實驗室主任)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chan) 業(ye) 變革正處於(yu) 快速迭代的關(guan) 鍵階段,是難得的曆史機遇,但其對傳(chuan) 統的線性科技創新模式也提出了新挑戰。傳(chuan) 統的基礎研究評價(jia) 機製更多關(guan) 注研究本身的創新性、科學性和可行性,這樣的機製已難以滿足基礎研究支撐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需要尋求更加全麵有效的評價(jia) 方式。

  很多基礎研究是一些前沿領域的跟蹤性熱點研究,難以對國家需求和科技創新做出實質性貢獻。如何凝練要解決(jue) 的真問題,如何去真解決(jue) 這些問題?這需要我們(men) 去引導和發掘產(chan) 業(ye) 後端需求,讓其成為(wei) “出題人”和“閱卷人”。

  針對特定的國家戰略產(chan) 業(ye) 方向,通過與(yu) 能夠精準把握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方向的研發機構緊密合作,科技主管部門可邀請跨學科研究人員、成果應用方、企業(ye) 家等共同商討,從(cong) 產(chan) 業(ye) 端梳理基礎研究的痛點問題,製定解決(jue) 真問題的指南。結題驗收時,在論文或專(zhuan) 利等成果的基礎上,也應該邀請產(chan) 業(ye) 後端的專(zhuan) 家來評價(jia) ,構建一套以學術貢獻和價(jia) 值創造為(wei) 導向的分類評價(jia) 體(ti) 係,並擇優(you) 滾動資助,激發科研人員從(cong) 源頭和底層解決(jue) 產(chan) 業(ye) 核心關(guan) 鍵技術問題。

  同時,還要鼓勵青年人才敢於(yu) 開拓新方向,避免同質化。國家科技創新的源泉在於(yu) 人,高水平基礎研究隊伍的建設離不開對高素質青年科研人員的引導。當前一些青年科研人員傾(qing) 向於(yu) 選擇傳(chuan) 統的固定的成長路徑,不願意去冒險開拓研究新方向,導致研究同質化。因此,要加大對勇於(yu) 開拓研究新方向年輕人的資助力度,引導他們(men) 做有用的研究,在解決(jue) 真問題過程中攻克關(guan) 鍵基礎科學問題,成為(wei) 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jun) 。

  (光明日報記者崔興(xing) 毅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2日 08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