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航天城 興起科普遊
海南文昌依托發射基地培育旅遊業(ye) 態
濱海航天城 興(xing) 起科普遊
核心閱讀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我國最年輕的航天發射場,也是首個(ge) 開放性濱海航天發射基地。隨著我國航天事業(ye) 的迅速發展,這座濱海小城吸引了越來越多“追火箭的人”,航天科普主題旅遊業(ye) 態不斷完善。人們(men) 來到這裏,觀看火箭發射,了解航天育種、航天超算,在椰風海韻中感受中國航天的星辰大海。
“5,4,3,2,1,點火!”
海南文昌,椰林深處,1月17日22時27分,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搭載著天舟七號貨運飛船點火升空。火箭直衝(chong) 雲(yun) 霄,吸引了成千上萬(wan) 人的目光。沙灘上、街道上、民居樓上,航天愛好者們(men) 按動快門,記錄下難忘瞬間。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我國最年輕的航天發射場,也是首個(ge) 開放性濱海航天發射基地。依托航天發射基地,文昌市發展航天主題旅遊,促進“航天+”與(yu) “旅遊+”深度融合。
濱海小城吸引“追火箭的人”
當火箭發射的倒計時響起,在文昌銅鼓嶺觀景台上,人們(men) 舉(ju) 著望遠鏡、扛著攝影機,不自覺地屏住了呼吸。火箭升空幾秒後,點火發射的轟鳴聲才延遲傳(chuan) 來,歡呼聲與(yu) 尖叫聲一時響起。“我們(men) 全家人專(zhuan) 程從(cong) 江蘇自駕過來,火箭升空的那一瞬間,我特別激動。”遊客陳先生說。
文昌市地處海南島東(dong) 北角,三麵臨(lin) 海。文昌航天發射場比其他發射場更接近赤道,同等條件下火箭的運載能力更高。發射場就建在龍樓鎮郊,遊客乘坐飛機抵達海口市,轉乘高鐵抵達文昌市,再驅車20多公裏即可到達,交通便捷。
四季溫熱,椰影搖曳,陽光和沙灘吸引著八方遊客,更吸引著一大批“追火箭的人”。
文昌國際航天城作為(wei) 海南自貿港13個(ge) 重點園區之一,正加快推進航天城發射區、高新區、旅遊區“三區”聯動發展,加快培育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三鏈”產(chan) 業(ye) 同構。如今,“航天遊”已經成為(wei) 當地熱門旅遊項目。
一家青年旅行組織的負責人張作興(xing) 介紹,“文昌‘追火箭’線路非常火,參加的遊客覆蓋多個(ge) 年齡段。我們(men) 已經組織了11次活動,參與(yu) 遊客超過300人。”
觀光遊提升科技味
上午10點半,遊客張女士帶著女兒(er) 自駕來到了海南國際商業(ye) 航天發射場門口,參加新推出的“航天建設遊”。
巴士一路開到已經建設好的一號發射工位下,遠處是正在建設中的二號發射工位。“海南國際商業(ye) 航天發射場作為(wei) 中國首個(ge) 開工建設的商業(ye) 航天發射場,計劃在今年實現常態化發射。目前一號、二號發射工位的規劃能力是每年16發。”講解員介紹。
隨後,遊客們(men) 前往航天探索基地,參觀展出的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的1∶1模型,還可以進行航天VR體(ti) 驗。未來實現常態化發射後,發射場還將設有參觀平台,包括普通觀禮區、專(zhuan) 業(ye) 攝影區,遊客可以近距離觀看火箭發射全過程。
“以前文昌市發展航天旅遊,更多的是提供觀測點位和民宿、農(nong) 家樂(le) 等配套設施,遊客往往是‘追火箭’而來,打完卡便走。未來發射場將在新的商業(ye) 航天模式下,實現高密度發射,可能每月、每周都有火箭發射。我們(men) 正在探索與(yu) 航天科普深度結合的旅遊新模式。”海南國際商業(ye) 航天發射有限公司品牌宣傳(chuan) 中心主任範南虹說。
旅遊具有潮汐性,文昌市的旅遊旺季與(yu) 火箭發射期高度重合。“航天旅遊作為(wei) 高科技旅遊,需要發揮可替代性、可複製性低的優(you) 勢,彌補潮汐性強的劣勢。”文昌市副市長魏波表示,文昌市將從(cong) 發展航天旅遊到發展“航天+”旅遊,力爭(zheng) 讓遊客從(cong) “看熱鬧”到“看門道”。
在海南航天工程育種研發中心,工程師姚彤正給來自北京的中學生介紹航天瓜果蔬菜。該中心從(cong) 128個(ge) 航天引種實驗中篩選出37個(ge) 瓜果蔬菜和花卉品種培育種植,對外開放參觀。
在國家工業(ye) 旅遊示範基地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數字展館集群日前投入試運營,打造以航天超算為(wei) 重點的線上線下“數字展館集群”。“文昌航天旅遊不僅(jin) 僅(jin) 是觀光遊,還有著滿滿的科技含量。”文昌航天超算智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葉世陽說。
據文昌市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文昌市將聚焦航天旅遊,以文昌航天發射場為(wei) 重點,整合龍樓鎮周邊資源,構建航天主題旅遊線路。通過“航天+”的融合設計,打造集觀光、旅遊、科普、娛樂(le) 、餐飲、住宿於(yu) 一體(ti) 的文昌旅遊新名片。
從(cong) 航天熱到全域旅遊熱
“滿房了,下次記得提前預約。”龍樓鎮海邊村,民宿老板祝影向遊客解釋。
每逢火箭發射期間,這樣的景象在文昌市是常態。過去兩(liang) 年,常住人口不足3萬(wan) 的龍樓鎮,接待遊客超過150萬(wan) 人次。2016年以來,龍樓鎮賓館從(cong) 5家增長到50多家,飯店從(cong) 230家增長到900多家。地區生產(chan) 總值10年間從(cong) 5.89億(yi) 元增長到40多億(yi) 元。
交通道路建設,成為(wei) 觀察文昌市發展的窗口。龍樓鎮有三條主幹道,一條通往文昌市區,一條連接海文高速,一條直達清瀾碼頭。但在幾年前,情況並非如此。過去,環島高速公路東(dong) 線從(cong) 海口市出發後直奔瓊海市,繞過了毗鄰的文昌市。而現在,海口—文昌—瓊海高速公路建成;清瀾碼頭擴建為(wei) 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可供遠望21號、遠望22號火箭運輸船停靠;南部的清瀾大橋連接文昌市與(yu) 航天城,北部的海文大橋連接文昌市與(yu) 海口市。
航天之外,文昌市還積極挖掘當地旅遊文化資源,推出多個(ge) “一日遊”“深度遊”項目,利用航天熱帶動全域旅遊熱。論自然風光,這裏有海南最長的海岸線;論人文曆史,這裏有宋氏祖居、騎樓老街。海南省環島旅遊公路文昌段計劃建設7個(ge) 主題驛站,位於(yu) 文昌的“龍樓攬月”正是其中一站。
如今,文昌市建設了航天科普中心、椰子觀光工廠、銅鼓嶺旅遊區等景點,設計航天親(qin) 子遊、文化遊、研學遊等不同旅遊產(chan) 品。火箭發射期間,文昌還通過舉(ju) 辦航天嘉年華等形式,推動航天科技與(yu) 文旅新消費可持續發展深入融合。
感受椰風海韻,仰觀星辰大海,文昌這座濱海小城正煥發出新活力。(趙鵬 孫海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