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文旅融合“點亮”甲骨文之美
光明日報記者 丁豔
近日,安陽殷墟,19歲的市民韓妙延身穿漢服,拉著好朋友一起徜徉在燈光中。在她身旁,一個(ge) 個(ge) 造型獨特的燈組錯落擺放,甲骨文燈帶掛在樹梢,流光溢彩。
今年春節期間,殷墟景區首次在夜間開放,並推出“點亮殷墟”係列文旅活動,這是安陽市對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的又一次積極探索。
如何展示甲骨文之美?安陽市立足讓甲骨“活”起來,積極推進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殷墟遺址博物館、殷墟文旅考古小鎮、中國文字博物館二期建設,拓展甲骨文展示空間,多平台、多角度、多手段講述“甲骨故事”。
瞧!洹河岸邊,坐落著威嚴(yan) 的殷墟宮殿宗廟遺址,與(yu) 之隔河相望的,是2月26日正式開館的殷墟博物館新館,這是首個(ge) 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國家重大專(zhuan) 題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甲骨之魂》《等你千年》大型詩畫情景劇,牽動著人們(men) 的思緒穿越到曆史深處;“大邑商之夜”時裝秀讓博大精深的殷商文明與(yu) 遊客激情相擁;105座甲骨文書(shu) 屋裏彌漫著濃鬱的文明芬芳。
漢文字有獨特的文化優(you) 勢,安陽市盤活文化資源,深化文化創意,讓更多的人走近殷墟甲骨文。放眼安陽,這裏正以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為(wei) 載體(ti) ,形成殷商文化核心圈;以中國文字博物館為(wei) 主體(ti) ,漢字公園建成開園,成為(wei) 展示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以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開館為(wei) 契機,打造出研究交流三國文化及漢魏文化的重要平台;以紅旗渠精神為(wei) 引領,構建紅色教育高地;突出嶽飛廟、二帝陵、大運河及太行大峽穀的特色,打造全域旅遊IP矩陣。
夜幕降臨(lin) ,絢麗(li) 燈火點亮彰德府古城。遊客們(men) 換上漢服,融入倉(cang) 巷街和縣前街的熱鬧之中。安陽市將自己的美景、美食、美宿、美品等元素融入文旅發展全鏈條,打造了“古城夜遊”等眾(zhong) 多優(you) 質文旅項目。“洹河夜遊”水上演藝、“古城夜遊”燈火安陽等旅遊項目,讓人們(men) 在燈火裏、光影中,細細感受千年古都的厚重與(yu) 斑斕;甲骨文識讀大會(hui) 、安陽國際文創設計大賽等一場場文化盛會(hui) ,引爆線上線下“雙流量”;淩空除險、鐵姑娘打釺、元宇宙展演,再現修建紅旗渠的恢宏氣勢;廟荒村、止方村、部落村,一大批展露新顏的美麗(li) 鄉(xiang) 村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多態並舉(ju) 、多元融合、多點驅動,營造出安陽文旅發展好生態。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9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