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 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作者:武拉平(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是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對於(yu)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具有重要意義(yi)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作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三農(nong) ’工作的總抓手”,強調“提升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企業(ye) 是產(chan) 業(ye) 的基本組成單位,生產(chan) 力是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根本動力。新質生產(chan) 力的提出,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創新、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新質生產(chan) 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chan) 要素創新性配置、產(chan) 業(ye) 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chan) 力。在生產(chan) 要素配置中,技術、信息和管理等新型要素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土地、勞動力和資本傳(chuan) 統三要素的貢獻將相對穩定。推動農(nong) 業(ye) 企業(ye) 轉型升級、實現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建設現代農(nong) 業(ye) ,必須基於(yu) 農(nong)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
以科技為(wei) 先導,引領要素配置,培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持久動力。近年來,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科技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的貢獻日益提升。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數據,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從(cong) 2012年的54.5%提升至2022年的62.4%。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支撐”。各級黨(dang) 委、政府應基於(yu) 各地資源條件,優(you) 化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支持重大創新平台建設。持續推進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進一步強化實施農(nong) 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加強基層農(nong) 技推廣體(ti) 係條件建設,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廣大農(nong) 業(ye) 企業(ye) 要著眼長遠,堅持“科技立企”,做好企業(ye) 科技規劃,強化技術研發、創新和引進,充分發揮科技生產(chan) 力對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作用,著力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抓住數字化和信息化機遇,推進技術和信息深度融合,促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信息正成為(wei)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融合發展的基礎,助力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作為(wei) 現代信息的核心,數字信息和數字技術正在快速與(yu) 各行業(ye) 深度融合,催生了更多新業(ye) 態和新模式。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實現“市市通千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鄉(xiang) 村數字化發展帶來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鏈的重組和升級。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發展,催生了大量電商企業(ye) 、短視頻創作與(yu) 營銷公司、供應鏈企業(ye) 、包裝和物流企業(ye) 等。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與(yu)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的嫁接,催生了農(nong) 業(ye) 物聯網、傳(chuan) 感器、農(nong) 業(ye) 機器人等新型產(chan) 業(ye) ,為(wei) 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未來,需要進一步規範農(nong) 產(chan) 品直播帶貨、流量經濟和平台經濟發展,強化智慧農(nong) 場和智慧牧場建設,促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現代化。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應強化數字化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更好地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
強化現代化管理,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企業(ye) 生產(chan) 率,促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健康快速發展。管理是企業(ye) 家才能的體(ti) 現,對於(yu) 生產(chan) 要素創新性配置非常重要。與(yu) “技術”和“信息”要素相比,我國的農(nong) 業(ye) 企業(ye) 和農(nong) 戶生產(chan) 經營管理相對滯後。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決(jue) 策提供了重要支撐。對於(yu) 農(nong) 業(ye) 規模化龍頭企業(ye) ,應麵向全產(chan) 業(ye) 鏈,基於(yu)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推進數字化轉型,通過大數據技術及時掌握各方麵信息,從(cong) 而做出理性預期和科學決(jue) 策。對於(yu) 廣大農(nong) 戶和中小企業(ye) ,要認真學習(xi) 市場經濟知識和互聯網、多媒體(ti) 等技術,促進生產(chan) 經營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化服務平台提高自身決(jue) 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各地應加強對農(nong) 村勞動力的教育培訓。
總之,新質生產(chan) 力是生產(chan) 力現代化的具體(ti) 表現,相比於(yu) 傳(chuan) 統生產(chan) 力,其技術水平更高、質量更好、效能更高。在新質生產(chan) 力中,新型“三要素”(即技術、信息和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邊際貢獻將顯著提高。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ti) 製機製的意見》,提出“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製”“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這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的形成創造了良好條件。從(cong) 廣大農(nong) 村地區來看,技術、信息和管理正在不斷融合,新質生產(chan) 力逐步形成,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提供了重要支持。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8日 0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