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蓄勢新質生產力 重點項目接連落地

發布時間:2024-02-29 10:08: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近期,不少地方搶抓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新機遇,圍繞人形機器人、生物醫藥、新材料、量子等領域,加快建設布局一批產(chan) 業(ye) 項目,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表示,各地加快項目投資布局,引導企業(ye) 在創新領域發力,將促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串珠成鏈、聚勢成群,不斷積蓄發展新動能。

  日前,位於(yu) 江蘇省無錫市的濱湖複星人形機器人產(chan) 業(ye) 園項目正式開工。這個(ge) 總投資12.6億(yi) 元的項目旨在構建人形機器人、智能製造、集成電路等產(chan) 業(ye) 鏈生態,達產(chan) 後預計年產(chan) 值約10億(yi) 元。

  在蘇州滸墅關(guan) 經開區的安領生物醫藥(蘇州)有限公司實驗基地裏,工程師們(men) 正忙著調試新設備,為(wei) 3月竣工投用做最後衝(chong) 刺。“企業(ye) 落戶蘇州滸墅關(guan) 後,圍繞小分子化學藥、大分子生物藥、細胞治療產(chan) 品臨(lin) 床前研發轉化服務,建設一站式新藥研發集成服務平台及企業(ye) 總部,計劃總投資7.3億(yi) 元。”安領生物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僅(jin) 江蘇省,一批為(wei) 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蓄勢賦能的產(chan) 業(ye) 項目在全國多地加快建設。安徽省今年第一批開工動員的重大項目中,十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占比達55%;重慶市今年一季度重點製造業(ye) 開工項目共110個(ge) 、總投資1155億(yi) 元,涵蓋先進製造、科技創新等多個(ge) 領域。

  麵向全年,從(cong) 地方近期相繼發布的2024年重點項目清單中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項目成為(wei) 投資布局重點。

  廣東(dong) 省今年安排重點建設項目1508個(ge) ,年度計劃投資1萬(wan) 億(yi) 元,其中產(chan) 業(ye) 項目數量超過一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四大類產(chan) 業(ye) 匯集項目370餘(yu) 個(ge) ,年度投資額約1500億(yi) 元。北京市今年將推進100個(ge) 科技創新及現代化產(chan) 業(ye) 項目。四川省共列重點項目700個(ge) ,其中確定產(chan) 業(ye) 項目348個(ge) ,包括成都京東(dong) 方第8.6代AMOLED生產(chan) 線、綿陽涪城區顯示驅動項目等。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是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點領域,各地加快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布局新領域新賽道,有利於(yu) 營造‘向新而行’的產(chan) 業(ye) 生態環境,引導企業(ye) 在創新領域發力,將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賽迪研究院規劃所製造業(ye) 發展研究室主任張昕嬙對記者表示。

  賽智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為(wei) ,地方投資布局聚焦在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智能算力芯片、智算中心、量子計算、腦機接口、低空經濟等領域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進而持續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構築未來發展新優(you) 勢。

  明確項目建設目標的同時,不少地方也紛紛明確支持措施,完善創新、人才、資金等要素保障。

  例如,浙江省提出,圍繞4個(ge) 萬(wan) 億(yi) 級和4個(ge) 五千億(yi) 級重點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方向,支持“萬(wan) 畝(mu) 千億(yi) ”新產(chan) 業(ye) 平台內(nei) 的集成電路、智能物聯、智能光伏、高端新材料等重大項目建設;優(you) 先支持新產(chan) 業(ye) 平台內(nei) 符合條件的創新載體(ti) 承擔國家、省級科技計劃(專(zhuan) 項)項目,按相關(guan) 規定給予支持。再如,安徽省提出省財政繼續安排專(zhuan) 項資金支持壯大省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引導基金規模,加快基金募投運營,促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發展;深入實施人才興(xing) 皖工程。

  “新質生產(chan) 力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領域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體(ti) 現出技術密集、人才密集和資金密集等特點。”趙剛認為(wei) ,針對前沿技術創新投入大等問題,要加強項目的產(chan) 學研用協同,支持央企、國企和大型金融機構等開放技術應用場景,促進創新產(chan) 品應用和成果轉化,培育新業(ye) 態新模式。同時,要加大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力度,支持風險投資資金向新質生產(chan) 力相關(guan) 的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傾(qing) 斜,並且提高投資效率。

  張昕嬙認為(wei)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需要進一步調動政府和市場兩(liang) 方力量,從(cong) 需求牽引和技術推動雙側(ce) 發力。“一方麵,由政府主導開展基礎研究等科學研究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在關(guan) 鍵領域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通過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形成新技術和新產(chan) 品。另一方麵,由企業(ye) 主導試驗開發、科技成果轉化,圍繞消費者需求開展試驗開發活動,將基礎研究等科學研究的成果通過產(chan) 業(ye) 化的方式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進步。”(記者 郭倩 劉巍巍 實習(xi) 生 劉智航 )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