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建設激發鄉村產業新活力
本報駐黑龍江記者 張建友
近年來,黑龍江以創新思路、務實舉(ju) 措、有效辦法,積極推動鄉(xiang) 村文旅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打造了雞西市城子河區新陽村、黑河市五大連池市朝陽山鎮、大興(xing) 安嶺地區漠河市北極村等一大批全國叫響的“文旅村”,設計了鄉(xiang) 村冰雪遊、鄉(xiang) 村采摘遊、鄉(xiang) 村紅色遊等各種鄉(xiang) 村遊線路,推出了鄉(xiang) 村民宿、鄉(xiang) 村活動、鄉(xiang) 村文創等一大批特色文旅品牌,持續增強鄉(xiang) 村文旅吸引力、競爭(zheng) 力。
連日來,記者采訪了多位來自黑龍江省的全國人大代表,圍繞文旅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話題進行探討。全國人大代表、雞西市麻山區龍山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李廣麗(li) 建議各地鄉(xiang) 村依托本地自然資源優(you) 勢打造特色文旅村、專(zhuan) 業(ye) 文旅村,大力開發“吃、住、行、遊、購、娛”等多種業(ye) 態,以此吸引遊客呼吸清新空氣、遊覽田園風光、品嚐特色美食。
“牡丹江市穆棱市孤榆樹村的紅色文化遊、海林市七裏地村的冰雪文化遊、西安區中興(xing) 村的生態文化遊等鄉(xiang) 村文旅活動紅紅火火,極大地推動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市穆棱市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中心農(nong) 技推廣研究員高春豔認為(wei) ,“文旅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利於(yu) 發展鄉(xiang) 村經濟、促進村民就業(ye) 、增加百姓收入、推動文化傳(chuan) 承、改善鄉(xiang) 村環境,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手段和新引擎”。
實踐證明,文旅建設能有效激活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有著強大的市場優(you) 勢、強勁的造血功能、強健的產(chan) 業(ye) 活力和強大的帶動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佳木斯市樺南縣鴻源水稻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孫斌介紹,近年來佳木斯市推出了鄉(xiang) 村采摘遊、鄉(xiang) 村文化遊、鄉(xiang) 村紅色遊等各種鄉(xiang) 村文旅項目,為(wei) 百姓帶來了摸得著、看得見的實實在在收入。因此他建議,要推出一批市場契合度高、成長性好的文旅精品項目,依托文旅項目的帶動和輻射功能,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提檔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和音樂(le) 器有限公司董事長賈醞表示,要大力開展文藝匯演、農(nong) 民春晚、農(nong) 民文化節、非遺進鄉(xiang) 村等豐(feng) 富多彩的鄉(xiang) 村文化活動,並把鄉(xiang) 村旅遊元素植入其中。同時打造鄉(xiang) 村文化館、村史館、文化廣場等文旅設施,形成鄉(xiang) 村旅遊的特色文化空間。更要加強鄉(xiang) 村文旅體(ti) 驗項目建設,融入科技手段,打造鄉(xiang) 村沉浸式文旅體(ti) 驗產(chan) 品,激發文旅農(nong) 科融合的新動能。
當前,在鄉(xiang) 村文旅建設上,資源挖掘深度不夠、同質化現象較為(wei) 嚴(yan) 重、文旅產(chan) 品市場創新力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齊齊哈爾市拜泉縣勤儉(jian) 村黨(dang) 支部委員任淑媛建議,要從(cong) 實際出發,對鄉(xiang) 村文旅發展目標、主題定位、空間布局、產(chan) 業(ye) 推動、產(chan) 品打造、市場營銷等各方麵進行科學規劃,形成省市縣鄉(xiang) 村5級鄉(xiang) 村文旅建設規劃體(ti) 係,全省一盤棋,這樣既可以減少資源浪費、避免惡性競爭(zheng) ,又能推動文旅繁榮。
隨著鄉(xiang) 村文旅建設發展提速,新業(ye) 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湧現,產(chan) 業(ye) 支撐保障不夠、政策整合不充分、融資難及配套設施亟待加強等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麵。全國人大代表、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吉犇牧場場長劉海玲認為(wei) ,鄉(xiang) 村文旅建設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要加強製度、機製建設,通過出台資金扶持、跟蹤問效、稅收減免等各種有利於(yu) 鄉(xiang) 村文旅建設的製度和機製,在重點、難點、痛點等問題上對症下藥,有的放矢,為(wei) 鄉(xiang) 村文旅建設創造出優(you) 良發展環境。
鄉(xiang) 村文旅建設人才是關(guan) 鍵。全國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寧安市玄武湖大米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銷售經理陳雨佳大學畢業(ye) 後回到家鄉(xiang) 上官地村創業(ye) ,她協助村裏創建文旅設施、開展文旅活動、把本土優(you) 質大米變成旅遊紀念品,取得了優(you) 異成績。陳雨佳基於(yu) 鄉(xiang) 村人才的缺口短板,提出建議實施“鳳還巢”計劃,吸引優(you) 秀人才回鄉(xiang) 興(xing) 業(ye) ;通過“招才引智”,邀請知名文旅專(zhuan) 家為(wei) 鄉(xiang) 村文旅發展提供決(jue) 策谘詢;組織開展鄉(xiang) 村文旅人才培養(yang) 計劃,培育一批鄉(xiang) 村文旅工匠和文旅能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