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保護航“迎風出海”
作者:鎖淩燕(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
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增強高質量發展內(nei) 生動力的重要支撐,但近年來,全球經濟整體(ti) 放緩、需求疲軟,對對外開放帶來了嚴(yan) 峻挑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進出口信貸和出口信保支持”,進一步突出了出口信用保險的戰略性地位。根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近期公布的數據,2023年其承保金額超928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2%,支付賠款超23億(yi) 美元,服務支持客戶超20萬(wan) 家,占有進出口記錄的外貿經營主體(ti) 比重超過1/3,多項指標創下曆史新高。
伴隨中國在全球經濟體(ti) 係中重要性的不斷提升,主動籌謀、主動布局對外開放已經成為(wei) 國家戰略選擇。與(yu) 此同時,由於(yu) 國際環境中的不確定性增加,我們(men) 麵臨(lin) 的貿易摩擦呈現長期、反複、複雜的特性,出口信用保險作為(wei) 支持出口、防範收匯風險的國際通行做法,作為(wei) 國際貿易規則允許、全球通行的貿易促進措施,其助力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的重要性更為(wei) 凸顯。
一方麵,有助於(yu) 穩定外貿規模。從(cong) 我國外貿主體(ti) 結構來看,中小微企業(ye) 憑借規模小、管理機製靈活等特點正成為(wei) “走出去”的生力軍(jun) ,對外貿增長貢獻近一半,但中小微企業(ye) 的市場抗風險能力也較為(wei) 薄弱,出口信用保險投入低、撬動作用大,加上結構性降費政策及“互聯網+信保”“政府+銀行+保險”“再貸款+保單融資”等服務創新,可以以較低的政府投入,高效保障企業(ye) 回款安全、促進融資增信,進而助力企業(ye) 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穩定並開拓海外市場。
另一方麵,有助於(yu) 優(you) 化外貿結構。不可否認,許多國家因為(wei) 疫情導致供應鏈危機,意識到過於(yu) 依賴外部供應鏈和工業(ye) 生產(chan) 帶來的潛在風險,從(cong) 而開始采取供應地多元化策略。加之保護主義(yi) 抬頭,我國向傳(chuan) 統發達市場貿易夥(huo) 伴的出口有顯著下降,傳(chuan) 統的出口優(you) 勢品類如機電產(chan) 品(總計)、傳(chuan) 統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等出口增速乏力,但船舶、汽車特別是電動載人汽車等品類出口額增速亮眼。因此,開拓新的貿易圈子、發展新的貿易模式、升級貿易品種結構是形勢使然,也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需要。
比如,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大多屬於(yu) 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亟待提升,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有待健全,外貿風險水平較高。對此,我國在信用風險管理領域深耕細作,主動參與(yu) 雙邊合作文件等編製,推動將出口信用保險融入相關(guan) 經貿和投資合作機製,同時搭建完善的風險信息數據平台、信保特色的國家風險分析框架和成熟的風險分析技術體(ti) 係,從(cong) 國別、行業(ye) 、企業(ye) 等多個(ge) 維度及時為(wei) 企業(ye) 提供風險評估、預警、管理及谘詢服務,為(wei) 企業(ye) 開拓海外市場保駕護航。
再如,跨境電商已經成為(wei) 全球貿易的一股新力量,但這類新業(ye) 務模式風險管理難度高,在支付、結算、物流、消費者保護等各個(ge) 環節都受到目標市場經濟、政治、文化等複雜因素的影響,需要全麵、豐(feng) 富且更具針對性的風險保障。在這方麵,出口信用保險發揮出很重要的作用。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這意味著中國企業(ye) 未來會(hui) 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和合作,我們(men) 也就越來越需要對東(dong) 道國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hui) 文化、資源環境等各個(ge) 方麵蘊含的風險有深刻的理解和應對方案。未來,有關(guan) 部門和機構應持續聚焦政策性主責主業(ye) ,有力貫徹穩外貿政策,不斷擴大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助力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全方位支持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更好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hui) 穩定器的功能,為(wei) 實體(ti) 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