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廢舊家具處理難,回收利用還得形成合力

發布時間:2024-03-13 09:35: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熊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與(yu) 家電、汽車等行業(ye) 不同,大型家具換新麵臨(lin) “搬運難、處理難、回收利用附加值低”的問題。在隨機采訪中,媒體(ti) 記者發現,很多消費者的家具“以舊換新”問題,都卡在舊家具的處理環節。

  廢舊家具處理難,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受。家裏閑置的舊家具,很少有商家願意上門回收;放在二手平台上轉賣,賣不出好價(jia) 錢,直接扔掉又太可惜。至於(yu) 以舊換新,往往很難找到相關(guan) 的渠道。

  家具雖然是低頻消費產(chan) 品,買(mai) 一件家具可以用好多年,但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下,每天產(chan) 生的廢棄家具數量龐大。這些家具要麽(me) 被遺棄,要麽(me) 和其他生活垃圾一樣焚燒處理,這無疑是巨大的浪費。

  就在前不久,商務部發布了《關(guan) 於(yu) 健全廢舊家電家具等再生資源回收體(ti) 係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完善回收網絡規劃布局。其實圍繞家具回收體(ti) 係建設,從(cong) 政府到企業(ye) 端,此前就一直在發力,但現實中依舊存在著諸多堵點。

  原因在於(yu) ,家具和家電產(chan) 品不同,其標準化程度比較低。而且家具的占地空間較大,還需要拆卸,運輸環節比較麻煩。這意味著如果回收利用,會(hui) 產(chan) 生用地、拆卸、運輸等方方麵麵的成本。

  成本高、利潤低,企業(ye) 缺少回收的動力,以舊換新的鏈路自然很難打通,廢舊家具往往最後隻能拆解成廢品處理。

  要推動建立回收循環利用的體(ti) 係,就得實現行業(ye) 的規模化、標準化,讓回收企業(ye) 可以做大做強,形成規模效應,用規模換利潤,彌補單筆家具回收利潤低的難題。

  像報道就提到,不少二手家具的商戶表示,“如何找到客戶是個(ge) 難題”。目前各地的二手家具行業(ye) ,整體(ti) 都比較分散,一些中小商家缺少動力,也缺乏相應的渠道去整合線下的舊家具資源。這導致一邊是消費者的舊家具“出不去”,一邊是巨大的需求“難挖掘”。

  針對這一堵點,還得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渠道優(you) 勢,搭建相應的平台,方便用戶和有回收業(ye) 務的企業(ye) 商家進行需求匹配,打通信息堵點。

  當然,家具回收行業(ye) 的規模化,畢竟受製於(yu) 利潤有限的特點,光靠企業(ye) 的力量未必能夠實現良好的效果。而且,廢舊家具回收利用,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更加低碳環保;以舊換新的模式推廣,也能有力促進消費者對家具進行更新,提振消費。基於(yu) 此,在市場力量之外,政府還需加強引導,通過製定相關(guan) 政策,包括采取一定的補貼措施,鼓勵和支持舊家具的回收和再利用。

  像商務部發布的文件就提到,加強社區回收網點建設,如設置廢舊家電家具暫時存放點,組織企業(ye) 集中上門回收。這既可以方便市民處理舊家具,同時還能夠幫助回收企業(ye) 觸達客戶,降低儲(chu) 存運輸的相關(guan) 成本。

  舊家具處理困難,既是一個(ge) 環保問題,也是一個(ge) 社會(hui) 問題。政府、企業(ye) 和社區都應該發揮各自的作用,形成合力,才能讓舊家具得到妥善處理,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熊誌)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