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鄉重讀金庸:魅力永存的想象世界
中新網嘉興(xing) 3月12日電(胡豐(feng) 盛 黃彥君)鮮明活潑的女性角色,在金庸作品中起到了什麽(me) 作用?從(cong) “武俠(xia) ”到“無俠(xia) ”,韋小寶傳(chuan) 遞著何種“真性情”?在金庸構築的“武俠(xia) 時空”中,處處可見世俗人間的影子。
3月12日上午,“百年金庸·魅力永存的想象世界”學術交流會(hui) 在浙江省嘉興(xing) 市海寧市舉(ju) 行,來自中國武俠(xia) 文學學會(hui) 、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和研究學會(hui) 的150多名專(zhuan) 家學者齊聚金庸故裏,共話武俠(xia) “江湖”。
“在小說家中,可以說,金庸是最有學問。他真的是一個(ge) ‘讀書(shu) 人’,在如此專(zhuan) 業(ye) 化的時代,擁有廣博的知識,貫通古今和中外…...對傳(chuan) 統中國文化的傳(chuan) 承,很少有小說家能達到金庸的水平。”哲學社會(hui) 科學一級教授、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陳平原這樣評價(jia) 金庸。
百年之後,在浙江重讀金庸,我們(men) 能讀懂什麽(me) ?
“金庸把浙東(dong) 的文化思想作為(wei) 一種方法、一種認識來寫(xie) 武俠(xia) 小說。黃宗羲的史學觀、王陽明的心學觀,二者融合起來,形成了浙東(dong) 地方思想的傳(chuan) 統。”在中國武俠(xia) 文學學會(hui) 副會(hui) 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湯哲聲看來,“俠(xia) 之大者”“知行合一”“兼容並包”等關(guan) 鍵詞,可以概括浙東(dong) 文化思想與(yu) 金庸武俠(xia) 小說的淵源。
“金庸是香港‘查大俠(xia) ’、海寧‘查大俠(xia) ’、嘉興(xing) ‘查大俠(xia) ’、中國‘查大俠(xia) ’,也可以稱之為(wei) 東(dong) 亞(ya) ‘查大俠(xia) ’。”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樸宰雨,連用五個(ge) “大俠(xia) ”,表達自己對金庸的喜愛。
1986年開始,以《英雄門》之名翻譯出版的金庸“射雕三部曲”在韓國掀起熱潮;1992年,以《笑傲江湖》為(wei) 底本的電影《東(dong) 方不敗》轟動首映。金庸的作品不但深刻影響著全球華人,也受到了韓國、日本等眾(zhong) 多國家讀者的擁簇。
“金庸小說在韓國的接受曆程可以分為(wei) 有實無聞、爆炸暢銷、平淡深入三個(ge) 發展階段。研究金庸近四十年的曆史裏,中國研究金庸的論文以上千計算,韓國學界後來就受到中國學界學術潮流的影響。”樸宰雨以中國想象、現代性、反武俠(xia) 、江湖與(yu) 人物類型等多個(ge) 側(ce) 麵梳理了金庸的作品。
“我最崇敬蕭峰、郭靖這樣為(wei) 國為(wei) 民的‘國之大者’,但我更像張無忌,他是‘勞模’式的性格。”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孔慶東(dong) 認為(wei) ,金庸能把筆下各色人物寫(xie) 好,在於(yu) 他打通了儒、釋、道,能夠將中國文化融會(hui) 貫通。
在孔慶東(dong) 看來,諸多當代作家之中,金庸配得上“如椽之筆”,“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了,當下我們(men) 更需要的是文化和精神,是‘赤子丹心、俠(xia) 肝義(yi) 膽’。”孔慶東(dong) 說,此時我們(men) 更需要金庸。(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