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上海體育大學心理學院研究團隊:推動體育教育與心理教育有效融合

發布時間:2024-03-13 09:4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案例】

  上海體(ti) 育大學心理學院研究團隊:推動體(ti) 育教育與(yu) 心理教育有效融合

  上海體(ti) 育大學心理學院院長、教授 王小春

  體(ti) 育運動對個(ge) 體(ti) 的身心發展具有深遠意義(yi) 。為(wei)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麵發展,近年來,上海體(ti) 育大學心理學院研究團隊一直致力於(yu) 推動體(ti) 育教育與(yu) 心理教育相融合。

  在專(zhuan) 業(ye) 層麵,不斷提高體(ti) 育教師的心理健康服務能力。在當前學校管理模式下,心理健康教師數量較少,而體(ti) 育教師的數量遠超心理健康教師。因此,團隊通過微課程的方式對中小學體(ti) 育教師進行了心理技能專(zhuan) 項培訓;同時,在體(ti) 育師範專(zhuan) 業(ye) 中,納入了運動幹預、心理谘詢等心理服務課程內(nei) 容,期望能塑造一種全新的教學標準,將體(ti) 育教育與(yu) 心理教育融合,以實現學生強體(ti) 潤心的目標。

  在科研層麵,開展基於(yu) 理論的實證性探索。團隊圍繞兒(er) 童青少年認知、情緒和個(ge) 性表達等心理健康的各個(ge) 維度展開研究,量化了體(ti) 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促進關(guan) 係。這些研究不僅(jin) 驗證了體(ti) 育運動的劑量效應,還關(guan) 注了體(ti) 育運動在預防和治療心理問題方麵的長效機製,能為(wei) 教育政策的製定實施提供更為(wei) 精確的建議,從(cong) 而更好地整合體(ti) 育與(yu) 心理服務,推動學生全麵發展。

  在服務層麵,轉變心理健康篩查方式,實現數字化分級前置預警。團隊在上海12所學校進行了試點,將傳(chuan) 統的學生心理健康篩查方式從(cong) “診斷式”轉變為(wei) “體(ti) 檢式”,在看似健康的學生中辨別出可能存在心理風險的群體(ti) ;同時,學校結合體(ti) 育教學,通過捕捉和分析學生運動過程中的適應性動作、速度及表情等因素,與(yu) 心理篩查結果進行交叉驗證。這種綜合性的方法有助於(yu) 更全麵、準確地評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

  (本欄目由光明日報記者唐芊爾、光明日報通訊員王夏雯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2日 13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