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人享其行 物暢其流”

發布時間:2024-03-14 09:39: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以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人享其行 物暢其流”

  一個(ge) 人員和貨物高效流動的中國充滿生機和活力。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guan) 鍵一年。交通運輸係統正在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以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服務強國建設和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讓“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願景變為(wei) 現實。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國家郵政局局長趙衝(chong) 久、國家鐵路局局長費東(dong) 斌、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韓鈞分別介紹了有關(guan) 情況。

  

  交通強國建設成效顯著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介紹,今年是《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印發5周年,5年來,交通強國建設成效顯著,交通運輸在“大”的基礎上向“強”又邁進了一大步,在“有”的基礎上向“好”又邁進了一大步。

  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更強。綜合交通網絡總裏程超過600萬(wan) 公裏。其中,鐵路15.9萬(wan) 公裏,高鐵4.5萬(wan) 公裏;公路544.1萬(wan) 公裏,高速公路18.4萬(wan) 公裏;內(nei) 河航道12.8萬(wan) 公裏,等級以上航道6.8萬(wan) 公裏,高等級航道1.7萬(wan) 公裏;擁有港口生產(chan) 性碼頭泊位21905個(ge) ,萬(wan) 噸以上碼頭2883個(ge) ;民用運輸機場259個(ge) ,年旅客吞吐量超過千萬(wan) 人次的有38個(ge) 。2019年至2023年,5年累計完成交通固定資產(chan) 投資超過18萬(wan) 億(yi) 元,去年完成3.9萬(wan) 億(yi) 元。

  交通運輸服務更好。去年,完成跨區域人員流動量612.5億(yi) 人次,同比增長30.9%,比2019年增長0.8%。去年完成貨運量547.5億(yi) 噸,同比增長8.1%,比2019年增長16.9%。

  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能力、行業(ye) 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綠色低碳轉型邁出堅實步伐,智慧綠色發展深入推進。智能鐵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民航、智慧郵政等建設步伐加快,已經建成和在建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規模均居世界前列。國產(chan) 首艘大型郵輪投入運行,C919大飛機正式投入商業(ye) 運行。CR450動車組深化研製。新能源車在城市公交車中的比重達到77.6%,長江經濟帶船舶岸電使用量同比增長66%。

  一批重大標誌性工程投產(chan) 運營,如港珠澳大橋、大興(xing) 國際機場等。組織實施一大批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川藏鐵路工程、深中通道工程正在積極有效推進。

  截至2023年底,在77個(ge) 單位開展了424項交通強國試點工作,有44項正在進行評估驗收,部分項目已經完成。如在山東(dong) 省“智慧港口建設”項目中,建成了全球首個(ge) 智能空軌集疏運係統;在中車集團“綠色智能交通裝備研製及應用”試點項目中,世界首列時速350公裏的高速貨運動車組下線。

  “四好農(nong) 村路”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wei) 農(nong) 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來人氣、財氣,也為(wei) 黨(dang) 在基層凝聚了民心。

  李小鵬介紹,“四好農(nong) 村路”指的是把農(nong) 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和運營好,這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交通運輸部持續推動“四好農(nong) 村路”高質量發展。

  在建好方麵,目前全國具備條件的鄉(xiang) 鎮和建製村都通了硬化路。十年來,新建、改建農(nong) 村公路250萬(wan) 公裏,截至2023年底,農(nong) 村公路總裏程達到460萬(wan) 公裏。

  在管好方麵,建立健全了農(nong) 村公路管理體(ti) 製機製,有農(nong) 村公路管理任務的縣級行政單位實現了“路長製”全覆蓋。

  在護好方麵,實施了農(nong) 村公路危橋改造6.3萬(wan) 座、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30萬(wan) 公裏。

  在運營好方麵,目前全國具備條件的鄉(xiang) 鎮和建製村都通了客車,特別是農(nong) 村的客貨郵融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開通了客貨郵融合線路1.1萬(wan) 餘(yu) 條,農(nong) 村客車年代運郵件快件超過2億(yi) 件,城鄉(xiang) 交通運輸均等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今後將繼續全力推進“四好農(nong) 村路”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新一輪農(nong) 村公路建設和改造,加快構建符合國情的農(nong) 村公路治理體(ti) 係,推進農(nong) 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更好服務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

  打造軌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

  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在推動城市群一體(ti) 化發展、建設現代化都市圈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家鐵路局局長費東(dong) 斌介紹,推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旨在實現各種交通方式的連接貫通,更加方便人民群眾(zhong) 的出行,也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

  隨著我國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不斷發展,對軌道交通“四網融合”需求日益迫切,特別是需要地鐵和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的互聯互通、融合發展。當前,地鐵和鐵路在車輛製式、供電方式、信號製式和運輸組織等方麵標準各不相同,在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方麵還存在一些卡點和堵點。

  今後將以提高安全性、互聯互通性、易接入性、經濟性為(wei) 目標,加快推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重點加強規劃引領、標準支撐、統籌協調。將在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地區進行試點,大力推動軌道交通的設施互聯、票製互通、安檢互信、信息共享,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模式,打造軌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更好服務區域一體(ti) 化發展。

  黨(dang) 中央提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交通運輸是重要領域之一。

  費東(dong) 斌介紹,作為(wei) 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骨幹,鐵路具有運量大、能耗低、排放少的特點,大力發展鐵路運輸是交通運輸領域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為(wei) 深入推進鐵路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國家鐵路局近期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聯合印發《推動鐵路行業(ye) 低碳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到2030年,鐵路單位運輸工作量綜合能耗和單位運輸工作量二氧化碳排放較2020年下降10%,鐵路電氣化率達到78%以上,沿海港口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達到80%以上,電力機車占比力爭(zheng) 達到70%以上。

  建設強大國際航空樞紐

  航空樞紐是現代綜合交通體(ti) 係的重要組成。

  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韓鈞介紹,航空樞紐是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核心節點,建設交通強國必須建設強大的國際航空樞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空樞紐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旅客吞吐量千萬(wan) 級機場從(cong) 2012年的21個(ge) 增長到疫情前的39個(ge) ,北京首都、上海浦東(dong) 、廣州白雲(yun) 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分列全球第2、第9和第11位,北京、上海躋身全球10個(ge) 年旅客吞吐量過億(yi) 的城市。北京首都、上海浦東(dong) 、廣州白雲(yun) 機場的國際通航點分別達到133個(ge) 、142個(ge) 和92個(ge) ,疫情前每周有近2萬(wan) 個(ge) 定期客貨航班往返於(yu) 我國的樞紐機場與(yu) 全球217個(ge) 城市之間,三大樞紐機場的主基地公司國航、東(dong) 航和南航實力雄厚,旅客運輸量在全球的航空公司中位列前列。

  下一步,將針對我國航空樞紐中轉效率偏低、國際通達性不高和出入境便利化亟待提升等一些問題,多措並舉(ju) 、綜合施策,切實提升我國航空樞紐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力爭(zheng) 到2050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航空企業(ye) 和世界一流的航空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ti) 係進一步完善,支撐我國建設保障有力、人民滿意、競爭(zheng) 一流的交通強國。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打造低空經濟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民航部門如何結合自身的職能來推進低空經濟的發展?

  韓鈞介紹,低空經濟現在是一個(ge) 很熱的詞,低空經濟作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鏈條長,涵蓋了航空器研發製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飛行服務保障等各產(chan) 業(ye) ;應用場景豐(feng) 富,既包括傳(chuan) 統通用航空業(ye) 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wei) 支撐的低空生產(chan) 服務方式。在工業(ye) 、農(nong) 業(ye) 、服務業(ye) 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對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具有重要作用,發展空間極為(wei) 廣闊。

  近年來,民航局修訂了30餘(yu) 部民航法規,初步建立通用航空標準法規體(ti) 係;推進建設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ti) 係,推動簡化低空飛行計劃申報和審批,改善通航運行環境;支持地方設立20個(ge) 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推動企業(ye) 在江西、廣東(dong) 、陝西、四川等地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

  各項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低空產(chan) 業(ye) 發展,截至2023年底,我國通用航空企業(ye) 達到689家,在冊(ce) 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機場451個(ge) ,全年作業(ye) 飛行135.7萬(wan) 小時,近三年年均增速超過12%;無人機設計製造單位有2000家左右,運營企業(ye) 接近2萬(wan) 家,國內(nei) 注冊(ce) 無人機126.7萬(wan) 架,同比2022年增長32.2%,飛行2311萬(wan) 小時,同比增長11.8%。農(nong) 林植保、電力巡檢等傳(chuan) 統通用航空作業(ye) 保持穩步增長,空中遊覽、航空運動、醫療救護等新業(ye) 態加速發展。在個(ge) 人消費、地理測繪、影視航拍等領域應用基礎上,無人機又在應急救援、通信中繼、氣象探測等應用場景中被不斷開發,無人機物流已經實現規模化應用。根據一些研究單位的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yi) 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wan) 億(yi) 元。

  下一步,民航局將與(yu) 相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一起,加快推動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見效,進一步盤活低空空域資源;推動打造若幹低空經濟發展的示範區,助力低空經濟蓬勃發展。

  快遞成為(wei) 靚麗(li) “中國名片”

  郵政快遞與(yu) 每個(ge) 人的生活息息相關(guan) 。

  國家郵政局局長趙衝(chong) 久介紹,郵政快遞業(ye) 是推動實現“物暢其流”美好願景的重點領域,也是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篇章。目前,快遞是物流領域綜合運輸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組織化程度最高、性價(jia) 比最好、服務範圍最廣的業(ye) 態之一,中國快遞已經成為(wei) 一張靚麗(li) 的“中國名片”。

  行業(ye) 規模持續擴大。行業(ye) 業(ye) 務量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快遞業(ye) 務量完成1320億(yi) 件,實現業(ye) 務收入1.2萬(wan) 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19.4%和14.3%,年人均快遞使用量超過90件。

  行業(ye) 服務網絡更加暢通。著力構建“樞紐+通道+網絡”的現代寄遞服務網絡體(ti) 係,以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群為(wei) 核心的國際郵政快遞樞紐集群基本建成,亞(ya) 洲第一個(ge) 專(zhuan) 業(ye) 性貨運機場順豐(feng) 鄂州花湖機場全麵運營,建製村全部實現直接通郵,基本建成了覆蓋城市鄉(xiang) 村、通達全球的郵政快遞服務網絡。無人倉(cang) 、無人車、無人機等迅速應用,雲(yun) 倉(cang) 技術得到應用。

  行業(ye) 服務產(chan) 業(ye) 鏈更加有力。時效快、覆蓋麵廣、性價(jia) 比高的郵政快遞服務,助力我國連續11年成為(wei) 全球第一網絡零售市場。實施快遞與(yu) 製造業(ye) 融合發展工程,已經評選出第一批10個(ge) 試點先行區和22個(ge) 典型項目。深化與(yu) 農(nong) 村電商協同發展,聯合開展100個(ge) 示範區和300個(ge) 快遞服務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項目創建工作。

  行業(ye) 綠色發展更加深入。積極穩妥落實“雙碳”戰略,出台3項國家標準,聯合有關(guan) 部門印發行動方案,發布綠色低碳發展實施意見。目前,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超過95%,快遞包裝的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水平穩步提升。

  2024年,國家郵政局將持續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郵政篇,加強第一批63項試點任務的實施指導,組織第二批試點申報。加強人工智能等現代科學技術在行業(ye) 的應用,持續提高郵政快遞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農(nong) 村電商已經成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引擎。“快遞進農(nong) 家”對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具有重要意義(yi) ,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

  趙衝(chong) 久介紹,縣鄉(xiang) 村寄遞物流配送體(ti) 係作為(wei) 服務生產(chan) 、促進消費、聯通城鄉(xiang) 、暢通循環的重要橋梁,在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國家郵政局加快推進縣鄉(xiang) 村寄遞物流配送體(ti) 係建設,深化農(nong) 村快遞與(yu) 電商的協同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農(nong) 村地區基本實現快遞服務全覆蓋,打造了一批郵政快遞服務現代農(nong) 業(ye) 的項目,有效支撐了農(nong) 村電商發展。

  2024年,國家郵政局將重點完善縣鄉(xiang) 村三級寄遞物流配送體(ti) 係,提高快遞投遞進村到戶的能力,有效暢通農(nong) 村地區“最後一公裏”,不斷提高農(nong) 村地區的快遞服務水平。積極發展冷鏈寄遞物流,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上行提供專(zhuan) 業(ye) 化寄遞服務。

  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

  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ju) 措,需要優(you) 化運輸結構,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改革。

  李小鵬介紹,在降低全社會(hui) 物流成本這項工作中,交通物流是重要領域。近年來,交通運輸部門加快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和綜合運輸樞紐建設,深化運輸結構調整,推進“公轉鐵”“公轉水”,深入推進多式聯運“一單製”“一箱製”,不斷改善營商環境,持續提升交通物流整體(ti) 效能,降低物流成本。

  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工作雖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與(yu) 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總體(ti) 上看,“單一環節成本低、全鏈條運行成本高”是當前物流運行中最為(wei) 突出的矛盾,“物流資源配置效率低、流通循環效率低”是導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關(guan) 鍵因素。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組織開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專(zhuan) 項行動,主要有以下措施。

  加快完善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ti) 係,推進結構性降本提質增效;強化各環節高效銜接,推進係統性降本提質增效,大力發展多式聯運“一單製”“一箱製”,加快補齊城鄉(xiang) 末端服務短板,提升國際物流供應鏈總體(ti) 效率;加快建設全國統一交通物流大市場,推進製度性降本提質增效;加快發展智慧物流和綠色物流,推進技術性降本提質增效,推進多式聯運關(guan) 鍵數據共享,加快推進智慧物流創新發展,大力提升技術裝備綠色化水平;加強要素資源保障,推進綜合性降本提質增效;指導企業(ye) 加強管理提升效率,推進經營性降本提質增效,發展專(zhuan) 業(ye) 物流,推動快遞“進企業(ye) ”“進行業(ye) ”,推動在倉(cang) 儲(chu) 、轉運、裝卸、運輸方式銜接等方麵提高效率,減少貨物在途時間,提高周轉效率,降低企業(ye) 財務成本、交易成本等。(嚴(yan) 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