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68】針對創新大潮,但見河南這樣提供支撐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68】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丁豔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軍(jun) 旗
春意融融,在中原科技城內(nei) 的中國電子(鄭州)數據創新中心,近千名軟硬件工程師一派忙碌。
“起步就得發力!我們(men) 今年的目標是,引入不低於(yu) 50家社會(hui) 數據資源,落地不低於(yu) 20個(ge) 數據應用場景……”中電(鄭州)數據產(chan) 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昭說。
曾經,不少人憂慮:創新大潮滾滾向前,河南怎麽(me) 辦?作為(wei) 內(nei) 陸省份,如何才能不落伍、不掉隊?
對此,河南的回應是:把創新驅動、科教興(xing) 省、人才強省作為(wei) “十大戰略”之首,全力打造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
人才是創新的根本。為(wei) 了延攬人才,河南不斷優(you) 化“軟環境”,為(wei) 人才提供“硬支撐”。
走進鄭州東(dong) 部的中原科技城創新孵化基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城市管養(yang) AI智能機器人。在工作人員的指令下,它們(men) 既能健步如飛,也能攀爬各類障礙物,從(cong) 事一些危險性較高的工作……
“這些機器人,算法全部是我們(men) 自研的。由於(yu) 有人才配套政策的吸引,公司的百餘(yu) 名科研人員,碩博學曆就超過了半數,這讓我們(men) 能快速研發新品,並迅速投入生產(chan) 。”中原動力CEO林傑告訴記者。
“我們(men) 把最好的地段用於(yu) 建實驗室、產(chan) 業(ye) 研究院,最優(you) 越的環境留給科研人員。”中原科技城管委會(hui) 人才工作局局長鄔蒙算了一筆賬,為(wei) 建設中原科技城,當地放棄了超千億(yi) 元土地出讓預期收入,“但算長遠賬,這是值得的!”
正因有如此決(jue) 心,八方英俊鹹會(hui) 聚於(yu) 此。近年來,中原科技城累計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2183名,吸引帶動3萬(wan) 餘(yu) 名青年人才創新創業(ye) 。報告顯示,2023年,在全國348個(ge) 科技城中,中原科技城的綜合競爭(zheng) 力和發展潛力排名,由2022年的第31位躍升至第19位!
產(chan) 業(ye) 是創新的基礎。為(wei) 發揮創新對產(chan) 業(ye) 的支撐作用,河南著力推動創新鏈與(yu) 產(chan) 業(ye) 鏈緊密結合。
種子是農(nong) 業(ye) 的芯片。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大省,河南種業(ye) 將實驗室建在了產(chan) 業(ye) 上!新鄉(xiang) 市平原示範區是中原農(nong) 穀建設的核心區,近年來,中原農(nong) 穀引進了53個(ge) 國家級、省級科研機構和74家種業(ye) 龍頭企業(ye) 。
而今,在河南,多個(ge) 院士團隊、300多名科研人員常年駐地開展科研工作,河南科技研發體(ti) 係初步形成。
“我們(men) 將在糧食作物種業(ye) 創新方麵提升河南優(you) 勢,在蔬菜、果樹、雜糧種業(ye) 創新方麵補齊河南短板。”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院長吳孔明告訴記者,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組建了12支創新團隊在當地開展工作。
機製是培育創新種子的土壤。通過不斷優(you) 化機製,河南的創新土壤變得更加饒沃。
開年,一大批國內(nei) 外知名院士、教授先後加盟中原醫學科學城。
“家鄉(xiang) 對科研人才的重視更令我感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主任閻錫蘊回到老家河南,推動了中原納米酶實驗室落地,在醫學等方向開展前沿研究。
為(wei) 什麽(me) 河南能吸引這麽(me) 多“大咖”?背後是一係列政策的加持:《支持中原醫學科學城建設若幹政策》《中原醫學科學城“再造新高峰”人才發展十條(試行)》……
政策推出後,機製創新隨之而來。對待頂尖人才,河南全程實行“一人一案”“一事一議”“一人一專(zhuan) 班”的跟蹤服務。中原醫學科學城成立管委會(hui) ,一切圍著項目轉,按照“管委會(hui) +公司”模式,形成了企業(ye) 家出題、科學家答題、地方政府支持的運營機製。
“樓上研發、樓下轉化,這裏已引進5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ye) 。”河南省醫學科學院科研顧問郭永軍(jun) 頗有感觸。
“中原科技城、中原農(nong) 穀、中原醫學科學城‘三足鼎立’創新格局的形成,推動了河南創新效應的顯現。”河南省科技廳廳長張銳高興(xing) 地說,“2023年,河南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367億(yi) 元,同比增長33%!2023年的兩(liang) 院院士增選中,河南有6名專(zhuan) 家當選,為(wei) 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8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