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不法團夥開設虛假期貨平台誘騙投資者 蘭州警方偵破涉6.45億元特大非法經營期貨案

發布時間:2024-04-09 10:08:00來源: 法治日報

  本報記者 趙誌鋒

  本報通訊員 李玉秀 陳濤

  打著現貨交易的幌子,通過虛假期貨平台,采用“惡意喊單”、快進快出等方式誘騙投資者頻繁交易,導致3300餘(yu) 名投資者虧(kui) 損2.24億(yi) 元……

  近期,甘肅省蘭(lan) 州市警方經過數月縝密偵(zhen) 查,偵(zhen) 破一起特大非法經營期貨案,搗毀網絡平台不法窩點15處,現場查扣作案電腦、硬盤220個(ge) 、手機700餘(yu) 部,凍結涉案資金6000餘(yu) 萬(wan) 元,采取刑事強製措施96人,上網追逃6人,實現了對幕後金主、不法團夥(huo) 骨幹和相關(guan) 黑灰產(chan) 業(ye) 的全鏈條打擊。據悉,該案是甘肅首例非法經營期貨案件。

  公司非法從(cong) 事期貨交易

  2023年5月5日,蘭(lan) 州市公安局經偵(zhen) 支隊接到甘肅省公安廳經偵(zhen) 總隊轉辦的一條線索,反映蘭(lan) 州某商品交易公司非法從(cong) 事期貨交易。接到線索後,在甘肅省公安廳經偵(zhen) 總隊指導下,蘭(lan) 州警方成立專(zhuan) 案組對蘭(lan) 州某商品交易公司非法經營期貨案開展全麵調查。

  經查,2021年7月以來,蘭(lan) 州某商品交易公司在未取得經營期貨業(ye) 務資格的情況下,購買(mai) 軟件搭建交易平台,通過編寫(xie) 運算代碼對購買(mai) 的期貨品種數據進行更改後發布,在搭建的交易平台上形成虛假期貨大盤數據K線圖和分時圖走勢。

  該公司與(yu) “經紀人”(吸粉引流團夥(huo) )合作,由吸粉引流團夥(huo) 在線上推廣宣傳(chuan) 交易平台,聯係銀行開通交易平台資金劃轉通道,誘騙投資者在平台建立個(ge) 人賬戶,再由吸粉引流團夥(huo) 成員冒充資深期貨股票分析師,建立社交群,打著現貨交易的幌子,通過虛假期貨平台,采用“惡意喊單”、快進快出等方式誘騙投資者頻繁交易,導致投資者虧(kui) 損。

  該虛假期貨交易平台注冊(ce) 會(hui) 員人數7400餘(yu) 人,發生實際交易人數4600餘(yu) 人,涉案金額6.45億(yi) 元,其中受損人數3300餘(yu) 人,受損金額2.24餘(yu) 億(yi) 元,投資者遍布全國。

  頻繁交易虛假期貨產(chan) 品

  “去年3月,我在某平台看視頻時,偶然刷到一財經主播正在講解關(guan) 於(yu) 期貨方麵的內(nei) 容,我對期貨並不了解,但被主播天花亂(luan) 墜的介紹所吸引,下載了一個(ge) App並加入了聊天群。在群內(nei) ‘專(zhuan) 家’手把手的指導下,6個(ge) 月時間裏虧(kui) 損了30餘(yu) 萬(wan) 元。”據受害人王女士回憶,在App內(nei) 每筆交易都會(hui) 收取高額手續費,但投資後一直在虧(kui) ,緩過神兒(er) 的她感覺被騙趕緊報了警。

  專(zhuan) 案組通過對市場監管、稅務、銀行等相關(guan) 海量數據進行碰撞比對,綜合運用大數據篩查,對交易平台App溯源解析,調取後台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後,一個(ge) 由幕後金主、吸粉引流、技術支撐、資金結算等不法團夥(huo) 組成,跨多個(ge) 地區的虛假期貨交易平台非法經營犯罪網絡浮出水麵。

  “不法團夥(huo) 組織嚴(yan) 密、分工明確、進行層級管理,由交易平台幕後金主負責監督整個(ge) 公司運營和利益分成,統計交易平台每日資金結算,並與(yu) 吸粉引流團夥(huo) 對接,解決(jue) 客戶注冊(ce) 、投訴等問題。”專(zhuan) 案組民警張向陽介紹,平台有專(zhuan) 門的技術團隊,負責運營、維護,處理吸粉引流團夥(huo) 和客戶資金結算問題。吸粉引流團夥(huo) 向全國各城市投資者推薦交易平台,以專(zhuan) 業(ye) 輔導為(wei) 噱頭,把投資者拉進由他們(men) 公司員工組成的虛假期貨股票、原油分析群,通過公司員工鼓動、引誘發展客戶安裝交易平台,並冒充資深期貨分析師“點對點”指導投資者在平台頻繁交易虛假期貨產(chan) 品,詐騙投資者本金和手續費。

  專(zhuan) 案組還邀請檢察院、證監部門介入指導偵(zhen) 查工作,對證據提取、事實認定、法律適用提出意見建議,準確掌握專(zhuan) 業(ye) 領域知識,明確偵(zhen) 查取證方向。

  “期貨類犯罪案件都要精準找出交易數據的關(guan) 聯性,我們(men) 從(cong) 海量的數據中尋找蛛絲(si) 馬跡,將涉案賬戶分為(wei) 兩(liang) 類,一類虧(kui) 損賬戶,基本上是被‘割韭菜’了;另一類大額賬戶基本是團夥(huo) 成員自己在操控,用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yu) 。”辦案民警王哲介紹,經過警方4個(ge) 多月的偵(zhen) 查,對涉及13個(ge) 省、31家公司、上千萬(wan) 條數據逐個(ge) 分析,全麵掌握了該不法團夥(huo) 的層級、結構及作案手法,研判出幕後金主、吸粉引流和技術支撐團夥(huo) 的相關(guan) 信息。

  斬斷非法經營期貨鏈條

  2023年11月3日,在甘肅省公安廳經偵(zhen) 總隊、蘭(lan) 州市人民檢察院的指導下,專(zhuan) 案組組織城關(guan) 分局、七裏河分局等300餘(yu) 名警力,組建9個(ge) 抓捕組分赴成都、洛陽、北京、上海、福州等地統一開展抓捕行動,搗毀網絡平台不法窩點15處,現場查扣作案電腦、硬盤220個(ge) 、手機700餘(yu) 部,凍結涉案資金6000餘(yu) 萬(wan) 元,采取刑事強製措施96人,上網追逃6人。2023年12月4日,經公安部經偵(zhen) 局批準,又發起全國集群戰役,進行全方位、多維度打擊。

  “該案是一起涉案人員多、涉及地域廣的特大非法經營期貨交易案,也是近年來甘肅省抓獲人數最多的一起經濟犯罪案件。此案的偵(zhen) 破,斬斷了一條虛假期貨交易犯罪鏈條,實現了對期貨領域新型犯罪打團夥(huo) 、打幕後、打金主的全鏈條打擊。”蘭(lan) 州市公安局經偵(zhen) 支隊支隊長金江海說。

  警方提示,廣大群眾(zhong) 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投資風險意識,自覺遠離非法期貨投資活動,做到“三辨”:一辨業(ye) 務資質,期貨行業(ye) 都是特許經營,開展業(ye) 務必須經過中國證監會(hui) 批準或備案,取得相應業(ye) 務資格;二辨營銷方式,開展期貨業(ye) 務,要遵守法律法規有關(guan) 適當性管理的要求,合法的經營機構在進行業(ye) 務宣傳(chuan) 推介時會(hui) 按要求揭示業(ye) 務風險,不會(hui) 承諾最低收益;三辨匯款賬戶,投資客戶應前往合法期貨投資機構開立期貨賬戶,從(cong) 而開展期貨交易。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