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韻流芳”紀念兩代梅先生
2024年是京劇藝術大師、梅派藝術創始人梅蘭(lan) 芳誕辰130周年,也是梅蘭(lan) 芳之子、梅派藝術傳(chuan) 人、北京京劇院梅蘭(lan) 芳京劇團原團長梅葆玖誕辰90周年。為(wei) 此,北京京劇院舉(ju) 辦“梅韻流芳”係列活動。
3月27日晚,“梅派經典折子戲專(zhuan) 場”在北京長安大戲院上演。
梅蘭(lan) 芳一生塑造了眾(zhong) 多女性人物形象,其形象之多元、表演之細膩傳(chuan) 神,堪稱傳(chuan) 世經典。當晚,《廉錦楓》《西施》《天女散花》《霸王別姬》《太真外傳(chuan) 》《穆桂英掛帥》的經典片段,向觀眾(zhong) 展示了6個(ge) 個(ge) 性鮮明的梅派經典女性形象,使觀眾(zhong) 領略梅蘭(lan) 芳深厚的創作功力和極致的審美追求。
“梅派經典折子戲專(zhuan) 場”中,梅葆玖首位弟子、中國台灣梅派青衣名家魏海敏擔任主持人,將梅蘭(lan) 芳的創作理念、創作過程娓娓道來,還融入她本人從(cong) 藝多年對梅派藝術的體(ti) 悟和理解,使觀眾(zhong) 在看戲的同時,串聯起梅蘭(lan) 芳藝術成長、成熟、臻於(yu) 至善的曆程,更加深入地了解梅派藝術。魏海敏還表演了《太真外傳(chuan) 》《穆桂英掛帥》片段。
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梅派名家胡文閣,青年梅派名家王怡,國家一級演員、優(you) 秀梅派演員鄭瀟,優(you) 秀青年梅派演員譚茗心、白金、劉爍宇、張曉妹、孫思雨、李璐璐等梅派傳(chuan) 人在本場演出中奉獻了精彩的表演。演出在梅派弟子合唱梅葆玖創排主演的新編曆史京劇《大唐貴妃》的主題曲《梨花頌》中落下帷幕。
“梅韻流芳”係列活動由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作為(wei) 指導單位,北京京劇院作為(wei) 主辦單位,北京市戲曲藝術職業(ye) 學院作為(wei) 協辦單位。活動規模大、內(nei) 容豐(feng) 富、時間跨度長,是梅派藝術在全國範圍內(nei) 的一次集中展示。
北京京劇院副院長朱甲介紹,“梅韻流芳”係列活動包含全國巡演、全國戲裝巡展及高端論壇3個(ge) 板塊。
全國巡演於(yu) 今年3月至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南京、湖北武漢、江蘇泰州等地以及港澳台地區演出約60場梅派劇目,同時邀請天津、上海、湖北、江蘇等兄弟院團聯合演出,並得到了國家大劇院、長安大戲院、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天津濱湖劇院、吉祥大戲院等劇院的大力支持。參加演出的演員有梅蘭(lan) 芳、梅葆玖眾(zhong) 多弟子、再傳(chuan) 弟子。
“梅韻霓裳——梅蘭(lan) 芳先生、梅葆玖先生戲裝巡展”於(yu) 3月至7月在巡演城市舉(ju) 辦;8月至10月在首都博物館、國家大劇院舉(ju) 辦。展覽將展出北京京劇院收藏並保存完整的梅蘭(lan) 芳、梅葆玖演出戲裝70餘(yu) 件,涵蓋20世紀30年代至今演出《太真外傳(chuan) 》《四郎探母》《貴妃醉酒》《白蛇傳(chuan) 》《穆桂英掛帥》等經典劇目時所用戲裝,可從(cong) 側(ce) 麵反映出京劇梅派藝術的創新發展脈絡,極具觀賞性和研究價(jia) 值。
高端論壇將聯合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e) 學院及其下屬北京市藝術研究所共同開展,並邀請文化界、教育界等專(zhuan) 家學者及梅派傳(chuan) 人共同參與(yu) 。論壇將對梅派藝術在傳(chuan) 承、傳(chuan) 播、創新、人才培養(yang) 特別是當代戲曲人才教育、儲(chu) 備、培養(yang) 方麵進行多維度的探討。
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lan) 芳親(qin) 傳(chuan) 弟子李玉芙表示,梅蘭(lan) 芳創造的藝術財富是民族瑰寶,他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更是當今藝術從(cong) 業(ye) 者們(men) 應該繼承發揚的。在近半個(ge) 世紀的藝術生涯裏,梅蘭(lan) 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其藝術追求和精神品格,充分彰顯了中華美學和中國精神。要認真研究梅蘭(lan) 芳對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守正創新精神,倍加珍惜他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更要進一步學習(xi) 他博采眾(zhong) 長、虛懷若穀的大師風範,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發揚他革故鼎新、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以他矢誌不渝、堅貞不屈的思想品格激勵自己不畏艱難、踔厲奮發。
胡文閣回憶說,10年前紀念梅蘭(lan) 芳誕辰120周年的“雙甲之約”係列活動,在胡文閣師父梅葆玖的率領下,重走梅蘭(lan) 芳藝術之路,堪稱盛況。其中,“雙甲之約”美國站演出,梅葆玖見到了戲迷保管傳(chuan) 承的1930年梅蘭(lan) 芳赴美演出的《梅蘭(lan) 芳歌曲譜》,那一幕情景曆曆在目,令人感動。
胡文閣談到,此次舉(ju) 辦係列活動紀念兩(liang) 代梅先生,更使他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不僅(jin) 要盡心竭力把梅派藝術之美至真至純地展現在海內(nei) 外觀眾(zhong) 麵前,以告慰前輩,更要傳(chuan) 承他們(men) 留下來的寶貴藝術遺產(chan) ,把握梅派藝術的真諦,發揚梅派藝術的精神品格,讓梅派精華留在人間、傳(chuan) 於(yu) 後世。
北京京劇院院長秦豔表示,高規格、高標準舉(ju) 辦“紀梅”係列活動,既是北京京劇院藝術建設生產(chan) 的頭等大事要事,也是發展京劇事業(ye) 的曆史責任;是在緬懷、紀念、傳(chuan) 承大師風采中,擦亮“大戲看北京”名片、推進“演藝之都”建設的寶貴契機。習(xi) 梅之藝、紀梅之誌、傳(chuan) 梅之魂,繼承前輩大師藝術財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打造藝術精品,勇攀藝術高峰,北京京劇院將永不止步、勇往直前。(本報記者 羅雲(yun) 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