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研發強度超紐約等創新城市

發布時間:2022-01-06 08:38:00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訊(記者 孫奇茹)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近日披露數據,2021年,北京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保持在6%左右,超過紐約等國際知名創新城市。此前,北京市已經多年在研發投入強度上引領全國。

  1月4日,從(cong) 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jun) 手中接下百萬(wan) 美元技術大獎牌匾的時候,27歲的獲獎工程師徐照激動之情溢於(yu) 言表:“想不到能在入職第一年就獲得分量這麽(me) 重的獎項。”百萬(wan) 美元技術大獎是小米公司最高的技術大獎,獲獎的工程師團隊將獲得價(jia) 值100萬(wan) 美元的股票RSU(受限股票單位)作為(wei) 獎金。

  幾個(ge) 月前,能跑、能遛、能空翻的“鐵蛋”四足機器人在小米發布會(hui) 上亮相。雖然是一名應屆生,已經有豐(feng) 富機器人設計經驗的徐照為(wei) “鐵蛋”獨立設計、撰寫(xie) 了軟件係統架構。仿生機器人是一個(ge) 多學科交叉融合領域,挑戰巨大。曆時10個(ge) 月,小米的機器人團隊就完成了第一代仿生四足機器人技術預研和批量交付,並且在關(guan) 節電機、運動控製、智能交互等技術上大膽創新,首次將四足仿生機器人的售價(jia) 降至1萬(wan) 元以內(nei) ,並實現了批量生產(chan) 。

  如科幻電影般將“機器狗”變成現實的同時,“鐵蛋”身上的炫酷科技已經移植到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手機上。小米不久前發布的小米12手機上,廣受用戶好評的計算攝影新技術“萬(wan) 物追焦”功能就來自“鐵蛋”的“主人追蹤技術”。

  “英雄出少年,強烈建議各部門大膽起用年輕傑出人才。”雷軍(jun) 在頒獎當天發出感慨。在重金激勵、培養(yang) 優(you) 秀應屆生人才的同時,雷軍(jun) 還宣布小米將在未來5年投入超過1000億(yi) 元用於(yu) 研發,今年將繼續招募5000名優(you) 秀青年工程師。去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銷量首次超過蘋果,躍居全球第二。新年伊始,雷軍(jun) 和小米已經立下了新目標——“三年做到全球手機銷量第一”。

  作為(wei) 北京市智能製造領軍(jun) 企業(ye) ,小米大力加碼研發,是北京創新主體(ti) 紛紛潛心積蓄硬實力的縮影。在“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名中,北京連續四年蟬聯全球第一。在《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1》榜單中,北京位列全球第4。

  企業(ye) 自發投入的同時,國家、北京市相關(guan) 部門也在不斷出台相關(guan) 政策,激勵企業(ye) 提升研發積極性。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此前陸續出台多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新政,自2021年1月1日起,製造業(ye) 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you) 惠比例由75%提高到100%。“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升的新政後,預計我們(men) 一年可以減稅六七十萬(wan) 元。這六七十萬(wan) 元就可以反哺創新,繼續投入研發了。”天新福(北京)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邢燕說。

  創新激發高質量增長。2021年中關(guan) 村示範區企業(ye) 預計實現總收入約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左右。

  相關(guan) 新聞

  聚焦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創新成果

  布局建設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

  北京日報訊(記者 李祺瑤)市教委近日發布《北京高校科研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明確本市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產(chan) 業(ye) 領域,加強基礎理論到技術產(chan) 業(ye) 化突破的全流程研究,同時支持哲學社會(hui) 科學重大實踐創新,布局建設自然科學類和人文社科類北京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

  行動計劃明確,到2024年底,北京高校基本建立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符合科研和創新範式變革要求的科研創新體(ti) 製機製,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高水平創新人才輩出,科研創新引領人才培養(yang) 的作用顯著增強,服務社會(hui) 水平顯著提高,為(wei) 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建設“四個(ge) 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碳中和、區塊鏈等產(chan) 業(ye) 領域,北京高校將加強基礎理論到技術產(chan) 業(ye) 化突破的全流程研究,實現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重大戰略產(chan) 品突破,以科技創新賦能產(chan) 業(ye) 鏈再造和價(jia) 值鏈提升,布局建設自然科學類北京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同時,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製造等產(chan) 業(ye) 領域,圍繞關(guan) 鍵材料、核心器件、重點工藝、重大裝備等核心需求,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統籌推進北京實驗室建設。

  哲學社會(hui) 科學重大實踐創新也將得到支持。本市將布局建設人文社科類北京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引導高校瞄準國家急需,緊扣時代主題和前瞻重大戰略,加強跨學科協同攻關(guan) ,破解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打造北京哲學社會(hui) 科學創新服務高地和人才培養(yang) 高地,為(wei) 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hui) 科學守正創新貢獻北京智慧和北京方案。

  依托北京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台,本市將匯聚和培養(yang) 一批引領國際科技前沿的戰略科學家、高水平領軍(jun) 人才;支持圍繞北京重點發展領域和產(chan) 業(ye) 需求,聚集帶動形成一批多層次、多領域融合的高水平創新團隊。

  外籍人才來京創新創業(ye) 受支持

  符合條件者可辦10年期簽證

  北京日報訊(記者 劉蘇雅)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市人力社保局近日發布《關(guan) 於(yu) 支持外籍人才來京創新創業(ye) 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支持來京外籍博士畢業(ye) 生申請辦理人才簽證(R字),最長有效期10年,並支持來京創業(ye) 的外籍人才通過園區或孵化載體(ti) 申辦來華工作許可。

  《通知》規定,創新創業(ye) 主體(ti) 擬邀請的外籍博士畢業(ye) 生可申請辦理《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取得確認函後,可申請辦理最長10年有效期的外國人才簽證(R字),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亦可申請辦理相同期限的簽證;外籍人才在創業(ye) 期內(nei) ,可通過園區、孵化器等創業(ye) 載體(ti) 申辦工作許可,並規定了適用範圍、申請條件、申請主體(ti) 、申請流程及後期管理等要求。

  《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具體(ti) 辦理流程可登錄北京海外學人中心網站查詢。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