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朱良:實現電動車安全充電,必須有頂層設計
1月5日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開幕。市政協委員、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朱良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今年準備了八份提案,其中涉及規劃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網點、建立錯時共享停車服務平台等建議。
“北京的電動自行車有數百萬(wan) 輛,無論是高層建築、多層建築還是老舊小區、胡同平房,都缺乏足夠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車主在家充電或者在工作場所充電的現象比較普遍。”朱良表示,不論是把電池拿回家充電,還是從(cong) 家裏飛線到樓下充電,都存在較大潛在風險,由此發生的爆炸事故時有發生。
記者了解到,近年,多地曾發生對電動自行車不規範充電引發的事故。
2021年8月1日,應急管理部製定的《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實施,其中第三十七條規定: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築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wei) 電動自行車充電。鼓勵在高層住宅小區內(nei) 設置電動自行車集中存放和充電的場所。電動自行車存放、充電場所應當獨立設置,並與(yu) 高層民用建築保持安全距離;確需設置在高層民用建築內(nei) 的,應當與(yu) 該建築的其他部分進行防火分隔。電動自行車存放、充電場所應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充電設施應當具備充滿自動斷電功能。
“目前室外公共充電設施不足與(yu) 廣大車主充電需求之間的矛盾,成為(wei) 影響電動自行車安全的重要隱患。”朱良表示,電動自行車公共充電設施至少可以有兩(liang) 種類型。一種直接在電動自行車上給電池充電,需要在電動自行車停車位附近有充電樁,為(wei) 避免現場的充電線拉出來太長,一根充電樁隻能給少數幾輛車充電。另一種單獨給電池充電,可以建設抽屜式充電櫃,同時給幾十個(ge) 甚至上百個(ge) 電池充電,現場沒有飛線亂(luan) 拉,但需要占另外的場地,還要建配電、消防設施。
朱良表示,目前很多小區在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但規格五花八門,安全措施也不一樣,未必全部滿足標準。他認為(wei) ,要滿足全市幾百萬(wan) 輛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需求,必須有頂層設計,擬定不同的充電方案,規劃相應的場地,尋求投資來源,完善消防措施,在社區中落實管理責任。
為(wei) 此,朱良建議,由相關(guan) 部門製定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設施網點建設總體(ti) 規劃方案,製定在社區內(nei) 和路側(ce) 自行車停車區域內(nei) 設立電動自行車充電樁的建設條件、總量布局、安全規範,此外,還需製定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櫃建設標準、規格係列、安全消防要求,指導各區在有條件的居民小區建設集中式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