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擦亮北京“新名片” 代表委員拿出“金點子”

發布時間:2022-03-11 08:30:00來源: 北京日報

  “雙奧之城”驚豔世界、接訴即辦改革勢如破竹、北京證券交易所紅火開市……進入新發展階段,北京邁出新步伐,首都“新名片”上,亮點紛呈。

  藍圖已繪就、願景更可期。從(cong) 基層治理到科技創新,從(cong) 數字經濟到冰雪產(chan) 業(ye) ……代表委員拿出“金點子”,為(wei) 北京點讚,為(wei) 首都建言,為(wei) 發展的時代畫卷著墨添彩。

  關(guan) 鍵詞:“雙奧之城”

  ■推動冰雪產(chan) 業(ye) 持續“熱”下去

  令人難忘的冬奧會(hui) ,使北京成為(wei) 全球唯一的“雙奧之城”,留下可持續發展的豐(feng) 厚遺產(chan)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建議,北京持續放大奧運效應,推動冰雪產(chan) 業(ye) “熱”下去,形成北京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北京冬奧會(hui) 推動世界冰雪運動進入新時代。“應進一步加大冰雪運動場地設施供給,鞏固群眾(zhong) 冰雪運動習(xi) 慣,增強群眾(zhong) 冰雪運動消費黏性。”連玉明建議,把冰雪消費納入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之中,依托奧林匹克功能區等建設冰雪產(chan) 業(ye) 集聚區。

  “應以首鋼園為(wei) 核心,打造‘雙奧之城’世界品牌。”連玉明建議,把開發利用奧運遺產(chan) 與(yu) 老工業(ye) 區有機更新、綠色高端發展統籌起來,輻射帶動北京西部地區整體(ti) 發展,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城市複興(xing) 典範和奧林匹克推動城市發展典範。

  作為(wei) “雙奧之城”,北京因奧運與(yu) 綠色結緣,一體(ti) 推進綠色發展與(yu) 綠色辦奧,成為(wei) 北京“新名片”,連玉明還建議,抓住後冬奧發展契機,把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作為(wei) 冬奧寶貴遺產(chan) ,謀劃推動建設京冀蒙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踐行北京冬奧會(hui) “創造奧運會(hui) 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新典範”的承諾。

  關(guan) 鍵詞:接訴即辦

  ■推動基層治理的“北京經驗”向全國推廣

  從(cong) 平穀區金海湖的“一聲哨響”至今,接訴即辦改革在首都北京勢如破竹般推進。

  改革效果如何,市民最有發言權。“12345用最短時間,高效率、高質量解決(jue) 大家身邊的煩心事和揪心事,我們(men) 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工業(ye) 大學材料與(yu) 製造學部教師秦飛在小組審議現場為(wei) 接訴即辦豎起大拇指,“政府工作報告在2022年工作任務中提出,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hui) 治理。我認為(wei) 北京市的接訴即辦工作機製具有重要借鑒意義(yi) ,應該更好向全國推廣。”

  接訴即辦及時回應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為(wei) 公眾(zhong) 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和公共政策製定提供信息渠道和有效途徑。秦飛以自己身邊的事情舉(ju) 例說,接訴即辦工作機製在北京工業(ye) 大學落地生根,學校出台了接訴即辦工作方案,通過建立1個(ge) 校級領導小組和48個(ge) 二級單位工作組,在校內(nei) 門戶網站增設受理平台,全天候聽取師生訴求。方案實施以來,學校各部門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師生滿意度大幅提高。

  2021年9月,市人大常委會(hui) 通過並頒布實施了《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將這一改革創新舉(ju) 措固化下來。秦飛說,首接負責,條塊聯動,主動治理、未訴先辦,以及通過一個(ge) 訴求解決(jue) 一類問題,通過一個(ge) 案例帶動一片治理,這些接訴即辦改革實踐中探索形成的基層治理好經驗好做法,應該及時總結,向全國推廣,以期惠及更多人民群眾(zhong) 。

  關(guan) 鍵詞:農(nong) 業(ye) 中關(guan) 村

  ■勇於(yu) 扛起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戰略使命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wan) 事,吃飯為(wei) 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的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時,再次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性。這令全國人大代表、平穀區委書(shu) 記唐海龍十分振奮,“我們(men) 要主動扛起國家農(nong) 業(ye) 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使命,加快農(nong) 業(ye) 中關(guan) 村建設,打造農(nong) 業(ye) 中國芯,為(wei)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唐海龍說,中國人口在增長,18億(yi) 畝(mu) 耕地必須保住,既要解決(jue) 吃飽的問題,又要解決(jue) 吃好的問題。吃飽關(guan) 鍵要提高農(nong) 業(ye) 產(chan) 出水平,主攻“良種”和“良法”,確保種子好、生產(chan) 技術好。吃好主要是讓百姓吃得營養(yang) 、安心,滿足人們(men) 對食品營養(yang) 、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去年10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和北京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決(jue) 定共同打造中國·平穀農(nong) 業(ye) 中關(guan) 村,全力推進國家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示範區建設,以科技創新推動“三農(nong) ”高質量發展。唐海龍說,種子是農(nong) 業(ye) 的芯片,平穀區發揮北京·京瓦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和奶業(ye) 、果業(ye) 、溫室園藝三個(ge) 分中心的平台作用,“政府+科研機構+企業(ye) ”形成“金三角”,聯手攻關(guan) 突破種業(ye) “卡脖子”問題。“北京是農(nong) 業(ye) 科技資源最集聚的地方,關(guan) 鍵要導入市場機製,把各種力量聯結起來,聚集到農(nong) 業(ye) 中關(guan) 村的平台上來。”

  “良法”就是先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技術。唐海龍以智能溫室為(wei) 例介紹,過去因為(wei) 能耗和生產(chan) 成本高等原因,智能溫室遲遲沒有推開。平穀區當前正組織包括能源、機械製造、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等領域的跨行業(ye) 團隊聯合攻關(guan) ,通過集成我國先進製造技術和能源技術,形成“水、電、氣、冷、熱、汙、雨、能”一攬子解決(jue) 方案,預計今年年底建成1000畝(mu) 規模的智能溫室集群。

  “農(nong) 業(ye) 中關(guan) 村是創新發展的熱土,應該成為(wei) 創新創業(ye) 的集中地、各類資源的匯聚地、各項機製的創新地。”唐海龍說,我們(men) 正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創新建設多個(ge) 博士農(nong) 場,吸引掌握農(nong) 業(ye) 科技成果、可實現成果轉化的個(ge) 人和團隊開展創新創業(ye) ,促進人才要素集聚。同時完善教育等配套服務,消除他們(men) 的後顧之憂。

  農(nong) 業(ye) 發展要惠及廣大農(nong) 民。他今年提交了一份關(guan) 於(yu) 研究製定《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促進法》的建議,建議通過立法明確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定位和法律地位,建立一套適應當下和未來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體(ti) 製機製。強化集體(ti) 經濟多功能性,強化集體(ti) 資源資產(chan) 集成聯合,從(cong) 單一農(nong) 業(ye) 功能邁向一二三產(chan) 融合發展,賦予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更多價(jia) 值發現。

  關(guan) 鍵詞:北京證券交易所

  ■試行“T+0”交易製度

  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是新三板改革的重要一步。“與(yu) 滬深兩(liang) 家證券交易所定位不同,北交所主要是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ye) 的發展提供幫助,麵臨(lin) 一定的風險性、流動性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建議,推動北京證券交易所改革創新,在北交所試行“T+0”交易製度。

  “‘T+0’交易製度對防範市場風險、穩定市場運行、促進市場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賀強說,在北交所試行“T+0”交易製度,有利於(yu) 投資者當日止損,及時規避風險,增加市場流動性,活躍市場,增強市場人氣和投資者信心。

  賀強建議,管理層對股市“T+0”交易進行深入研究,製定有關(guan) “T+0”交易的交易規則及監管措施,做好準備工作;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及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應當提供相應技術保障;有關(guan) 部門應進一步研判在新交易規則下可能產(chan) 生的新問題。

  “目前北交所對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釋義(yi) ,有待在文化類企業(ye) 進一步拓展。”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希肯國際文化藝術集團董事長安庭建議,將文化類企業(ye) 納入北交所專(zhuan) 精特新政策的認定範疇與(yu) 實施框架。

  具體(ti) 而言,安庭建議,結合北京的全國文化中心定位,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ye) 的促進作用,在上市企業(ye) 標準方麵增加中小文化企業(ye) 的類別,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ye) 除了專(zhuan) 精特新科技型企業(ye) 以外,還應包括文化類企業(ye) ,與(yu) 上交所、深交所形成區位優(you) 勢,與(yu) 創業(ye) 板、科創板體(ti) 現特色差異。

  關(guan) 鍵詞: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

  ■率先建立完善數據中間商製度

  北京正在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高標準建設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是其中一項標杆引領工程。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科協常務副主席司馬紅建議,北京率先建立完善數據中間商製度,破解當前數據交易市場化進展慢、大數據交易所“用不起來”“長不大”的困境。

  大數據交易所是我國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流動、釋放數據要素價(jia) 值的重要舉(ju) 措。“全國多地都建立了大數據交易所,但多數麵臨(lin) 經營困難。”司馬紅說。

  如何才能順利推進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建設?司馬紅建議,完善數據交易的市場機製設計,在全國率先建設以數據中間商為(wei) 核心的數據要素市場化交易體(ti) 係,打造中國數據要素市場化的“北京樣板”和全球數據交易的“北京標杆”。

  “數據中間商能通過各種渠道采集數據,對采集的數據及其衍生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分享,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市場營銷、信用評價(jia) 、反欺詐等增值服務。”司馬紅建議,建立數據中間商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製,實施數據中間商業(ye) 務行政許可製。

  如何盤活大數據交易所資源?司馬紅認為(wei) ,應推進大數據交易所從(cong) “運動員”到“裁判員”,針對數據權屬和數據定價(jia) 等規則尚不清晰的問題,設立數據交易仲裁機製、構建多元化的數據交易糾紛調解方式,降低數據交易成本。還應成立專(zhuan) 門的數據交易中間商監督管理部門,承擔數據交易中間商資質認證、監督管理等主體(ti) 職能。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