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新建工程應避開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發布時間:2022-03-11 08:37: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10日,《北京市地質災害防治“十四五”規劃》(簡稱《規劃》)在市規自委網站向社會(hui) 公示,並聽取公眾(zhong) 意見,公示期為(wei) 30天。《規劃》提出,本市山區按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為(wei) 高易發區、中易發區、低易發區。高易發區作為(wei) 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製的特殊地區,充分考慮建設的限製性和適宜性,引導新建工程盡量避開。

  《規劃》全麵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jue) 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北京城市總體(ti) 規劃(2016年—2035年)》要求,圍繞保障首都城市安全,提高城市韌性為(wei) 根本目標。結合“十三五”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成效和地質災害防治的嚴(yan) 峻形勢,極端氣候增多,地質災害呈現隨機性更大、隱蔽性更高和破壞性更強的特點,由此確定了《規劃》以全麵推進地質災害防治體(ti) 係和防治能力現代化的目標,從(cong) 提高地質災害隱患識別和風險調查水平、監測預警精準度、重要地質災害隱患工程治理、應急技術支撐能力和科學研究、裝備體(ti) 係方麵入手,建立係統完善的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製度體(ti) 係,構建分區分責分類分級的地質災害風險防控新格局,推進首都地質災害防治體(ti) 係和能力建設。

  《規劃》依據地質災害形成的地質環境條件和人為(wei) 活動因素,將山區按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為(wei) 高易發區、中易發區、低易發區。高易發區作為(wei) 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製的特殊地區,充分考慮建設的限製性和適宜性,引導新建工程盡量避開;地質災害中、低易發區繼續加強城鎮單元詳細規劃、村莊規劃、工程建設和農(nong) 村建房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針對不同的地質災害重點防範區,由相應部門落實防治責任。規劃自然資源、應急管理部門督促有關(guan) 部門全麵落實各項防治措施,加強源頭管控防範地質災害。

  結合地質災害防治現狀,聚焦山區道路沿線、人口聚集區和重要基礎設施等重點防治區,《規劃》明確提出六項具體(ti) 任務:強化調查評價(jia) 體(ti) 係,增強風險管控能力;完善監測預警體(ti) 係,提升精準預報能力;鞏固綜合治理體(ti) 係,增強源頭管控能力;加強應急防治體(ti) 係,提高風險防控能力;深化科技創新體(ti) 係,提高科技支撐能力;優(you) 化人才隊伍體(ti) 係,提升基層防災能力。促進專(zhuan) 業(ye) 監測預警與(yu) 群測群防的深度融合,推進北京地區突發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向科學化、精細化、規範化發展,以地質科技助力保障首都地質環境安全的需要,提高城市韌性。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