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豐台火車站已具備運營條件 將擇期開通

發布時間:2022-04-13 08:41:00來源: 新京報

  4月12日,豐(feng) 台站,中央光庭將自然光引入車站候車廳,並從(cong) 空間上分為(wei) 南北兩(liang) 部分。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北京西南三環外,曆經三年半的建設,全新的豐(feng) 台火車站終於(yu) 落成。這座鐵路樞紐的亮點頗多,587米長的中央光庭,不僅(jin) 改善了采光通風問題,還將候車廳用自然光分成南北兩(liang) 部分;建築風格雖然簡潔,但細節處處蘊含著北京元素。

  新京報訊 記者昨日了解到,豐(feng) 台火車站已經具備運營條件,將擇期開通。昨日下午,記者在豐(feng) 台站進行了進出站全程體(ti) 驗,需要提醒的是,目前,這座車站外的下沉廣場和一些周邊路網配套設施仍處於(yu) 施工階段,部分進出站通道暫時不能啟用,乘客出行時需要格外留意現場的指示標識。

  車站施工全部完成 將擇期開通

  走進豐(feng) 台站,記者看到,這座車站的施工已全部完成,一些工人正在對一些區域進行保潔作業(ye) 。記者了解到,豐(feng) 台站目前已經具備開通條件,將擇期開通。置身車站內(nei) 能感受到非常開闊的視覺體(ti) 驗,在高鐵站台層,更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天氣好的話,透過玻璃幕牆,往西可以望到西山,東(dong) 側(ce) 能看到麗(li) 澤商務區。

  豐(feng) 台火車站建於(yu) 1895年,是北京最早的火車站。民國時期,它是京張鐵路、京漢鐵路及京奉鐵路的連接站。新中國成立後,豐(feng) 台站成了華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雖然1956年3月建立的豐(feng) 台西站分流了豐(feng) 台站的貨運和編組任務,但豐(feng) 台火車站的地位仍然舉(ju) 足輕重。直到北京西站於(yu) 1996年竣工,“搶走”了豐(feng) 台站大批的客運和貨運任務,使得豐(feng) 台站地位功能大大下降。2010年,豐(feng) 台站停止了客運業(ye) 務,2018年,豐(feng) 台站改建工程暨新豐(feng) 台站建設項目正式開工。

  無縫銜接地鐵10號線和16號線

  北京豐(feng) 台站是我國首座采用高速、普速重疊的雙層高架車場的大型客站,雙層結構設計有效節約了城市土地資源。站房40萬(wan) 平方米,總規模為(wei) 17台32線。北京豐(feng) 台站建成後將給北京西站等車站分流,承擔京廣高速鐵路、京港台高速鐵路以及豐(feng) 沙、京原、京滬、京九普速線和北京市郊鐵路等多條線路始發終到作業(ye) ,與(yu) 北京站、北京北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北京鐵路樞紐深度融合。豐(feng) 台站建成後,還將無縫銜接10號線和16號線這兩(liang) 條地鐵線。

  站房共分地上四層,地下三層,局部設有夾層,從(cong) 上至下分別為(wei) 23米高鐵站台層、19米高架車場出站廳層、10米進站及候車層、地麵進站集散廳及普速站台層,地下一層普速出站層和地鐵換乘層,地下二層地鐵站廳層,地下三層地鐵站台層。

  ■ 體(ti) 驗

  部分通道暫未開啟進出站需留意引導標識

  昨日下午,記者在即將開通的豐(feng) 台站進行了進出站全程體(ti) 驗。目前,豐(feng) 台站具備地鐵、公交、私家車等多種接駁方式。需要提醒的是,目前,這座車站外的下沉廣場、周邊路網等市政配套設施仍處於(yu) 施工階段,一些進出站通道暫時不能啟用,乘客出行時需要格外留意現場的指示標識。

  乘坐地鐵的市民在進站時可以選擇地鐵10號線在豐(feng) 台站下車,目前豐(feng) 台站與(yu) 地鐵站的連接通道已修建完畢,位於(yu) 地下一層,該層也是地鐵換乘層。但要提醒的是,目前開通的是臨(lin) 時地鐵換乘通道,未來隨著16號線的建成投入使用,還會(hui) 啟用正式的換乘大廳。屆時,10號線、16號線都將接入豐(feng) 台站。公交方麵,相關(guan) 配套也正在建設階段,乘客無論進站、出站,未來都能找到清晰的引導標識。

  乘私家車或出租車抵達豐(feng) 台站的市民,可從(cong) 萬(wan) 華街與(yu) 橋安西路路口處進入匝道,上到豐(feng) 台站的二層落客平台,也可通過連接西三環的匝道進入二層落客平台,根據引導標線駛入平台後,可清晰看到各種車輛的臨(lin) 時停車指引。旅客下車後,送站車輛可根據引導標線駛離。需要停車的話,則需要從(cong) 豐(feng) 台站西側(ce) 駛入地下,運營初期豐(feng) 台站僅(jin) 開放西側(ce) 地下停車場,未來,東(dong) 西兩(liang) 側(ce) 地下停車場都將開放。

  出站的模式基本與(yu) 進站的模式相似,如果是乘坐高鐵的旅客,出站時需要下到一層或地下一層離開,其中一層可以換乘公交並連接路網,地下一層通往出租車候車區、地鐵以及地下停車場;如果是乘坐普速列車的旅客,由於(yu) 普速列車出站層在地下一層,需要換乘公交的話則要上行一層。

  亮點 1

  車站融入北京元素 盡量利用自然通風

  豐(feng) 台站作為(wei) 大型綜合性交通樞紐建築,建築形態風格實現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完美融合。外觀設計上,契合中國傳(chuan) 統建築的處理手法,采取三段式布局形式,方正的建築坐落於(yu) 方形台基之上,整體(ti) 呈中軸對稱,中央建築高起,兩(liang) 側(ce) 裙房建築略低,中間采用柱廊,屋簷出挑深遠,將建築充分融入城市周邊環境。

  在豐(feng) 台站內(nei) 隨處能看到北京元素的身影,鍾鼓樓的壁畫、馬賽克形式的北京風貌圖景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室內(nei) 結合公共藝術中的出站流線設計,充分體(ti) 現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在裝修材料選擇和裝飾圖案應用等方麵,形成特色鮮明的視覺導向。現代簡約的處理手法與(yu) 鋼結構、玻璃幕牆、陶板和ETFE膜等新材料的應用,體(ti) 現當代“工業(ye) 風”。站內(nei) 主通道采用藻井式吊頂,加以傳(chuan) 統建築的整體(ti) 形態概念,實現古韻新風。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豐(feng) 台站設計負責人馬輝表示,豐(feng) 台站實現了容納多種功能但設計簡約的初衷,因此建築語言上也盡量選擇顏色、結構統一的形式。室內(nei) 裝修呈現簡潔高效的“工業(ye) 風”,遵循簡潔、多樣、統一、連貫的處理方式,將各文化設計理念通過相協調的形式進行二次組合,使空間效果形成梯次變化,有序呈現。但為(wei) 打破冰冷的感覺,還加入了一些暖色的燈光和色彩,並點綴以綠植的設計,讓空間更加溫馨美觀

  “上層是車場,下層是候車廳,如何避免振動問題?”記者了解到,豐(feng) 台站應用了不少吸音材料和玻璃絲(si) 棉,用以降低噪聲和振動。“去年普速車場已經開通,經過實際測試發現,能有效降低噪聲。”馬輝說,在降低能耗方麵,空調、采暖也都有特殊的設計,原則就是盡量利用自然通風,減少空調的使用,而在經常有冷風侵入的區域則針對性增加地暖的布設。

  亮點 2

  大量使用自然采光 屋頂鋪設太陽能發電板

  豐(feng) 台站的設計中,綠色低碳是一大特點,這在采光方麵有很好的體(ti) 現——雖然層數很多,但站台、站廳采光依然不錯。

  像是在高鐵站台層,就大量采用了自然采光的模式,天窗和太陽能板間隔分布,確保白天時有充足的陽光照射入站台。而車站屋頂上鋪設的太陽能發電板預計每年可發綠電700萬(wan) 度,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為(wei) 站內(nei) 照明、取暖、製冷、通風、客運電梯及冷庫等提供綠色能源。

  不隻有頭頂的采光天窗和太陽能板,就連高鐵站台層的地麵上也有為(wei) 了便於(yu) 采光而進行的巧思與(yu) 設計,“我們(men) 通過光導管的方法,把站台自然光通過反射原理引入候車廳,也起到了節約照明用電的作用。”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豐(feng) 台站設計負責人馬輝說。

  不過,豐(feng) 台站將自然光用到極致的設計還數將車站“一分為(wei) 二”的“中央光庭”。相比建設階段的效果,全部落成以後的中央光庭不隻起到了空間和視覺上的分隔作用,“通過中央光庭改善高架候車廳采光問題”的設計思路也基本得到了實現。

  這道東(dong) 西向587米長的中央光庭用自然光將候車層分隔成南北兩(liang) 個(ge) 部分,大廳的頂部也采用了玻璃透光帶的設計,而這道中央光庭,寬18米、高23米,高挑的空間和自然光的結合,讓整個(ge) 候車廳的空間感大幅提升。

  對此,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豐(feng) 台站設計負責人馬輝介紹,基於(yu) 雙層車場結構特點,設計更注重空間形態的連貫表達。建築空間中既存在挑高的南北進站大廳和中央光庭,又存在平整的候車區域。在高架車場和普速車場之間設高架候車廳,中央光庭的設計,改善高架候車廳采光問題。在南北進站大廳、高架站台雨棚、鋼管混凝土獨立柱、中央光庭等位置,采取暴露結構的處理方式,使得豐(feng) 富的空間形態具有統一的視覺感受。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