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軸線申遺文本及保護管理規劃正在編製
12日上午,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召開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ti) 會(hui) ,本次檢查重點包括老城、三山五園地區和三條文化帶等重點地區整體(ti) 保護利用情況,文物、革命史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情況等。9月下旬,市人大常委會(hui) 會(hui) 議將聽取和審議《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會(hui) 上了解到,本市正在編製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及保護管理規劃,將抓好中軸線標誌性建築的修繕展示,遺產(chan) 要素核心區內(nei) 非文物建築的拆除整治,推進重點文物騰退和周邊環境整治等。
新的《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由市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通過,自2021年3月1日起實施。實施一年多,效果如何?據介紹,本次檢查重點包括:配套政策製定和法規宣傳(chuan) 貫徹情況。具體(ti) 包括《條例》要求政府及相關(guan) 部門製定的配套政策情況,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名錄建立情況,預先保護製度落實情況等;老城、三山五園地區和三條文化帶等重點地區整體(ti) 保護利用情況。具體(ti) 包括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老城、三山五園地區、曆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保護規劃和傳(chuan) 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製落實情況等;文物、革命史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利用情況。具體(ti) 包括文物騰退、修繕、活化利用及周邊環境整治情況等;曆史建築和曆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情況。具體(ti) 包括優(you) 秀近現代建築、工業(ye) 遺產(chan) 、掛牌保護院落、名人舊(故)居等維護、修繕和文化服務功能應用情況,曆史文化街區曆史格局、街巷肌理、傳(chuan) 統風貌保護和相關(guan) 範圍內(nei) 新建、擴建、改建保護措施落實情況;曆史文化名鎮、名村、傳(chuan) 統村落、曆史河湖水係和古樹名木保護利用情況。具體(ti) 包括曆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利用及傳(chuan) 統村落掛牌保護情況等。
本次檢查將采取書(shu) 麵檢查、專(zhuan) 題檢查、專(zhuan) 題培訓相結合,有效運用“執法檢查報告+問題清單+督促整改”機製,同時研究梳理“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提升監督實效。其中,專(zhuan) 題檢查設立五個(ge) 專(zhuan) 題檢查小組,包括老城(中軸線)保護專(zhuan) 題檢查小組、三山五園和三條文化帶保護專(zhuan) 題檢查小組、文物和非遺保護專(zhuan) 題小組、曆史建築和文化街區保護專(zhuan) 題小組、名鎮名村和傳(chuan) 統村落及曆史河湖水係和古樹名木保護專(zhuan) 題小組。時間安排上,5月上旬至7月底,檢查進入實地調研階段。9月下旬,市人大常委會(hui) 會(hui) 議聽取和審議市人大常委會(hui) 執法檢查組關(guan) 於(yu) 檢查《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