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通報聽力損失占半數 台勞動主管部門:勿忽略振動噪音
中新網7月15日電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根據台灣職業(ye) 傷(shang) 病防治年報,曆年常見職業(ye) 病通報以噪音性聽力損失為(wei) 主,約占通報數近半,台勞動主管部門“勞安所”15日說,設備運轉噪音也是噪音來源之一,勿忽略導致降噪效果不彰。
據報道,台勞動主管部門15日舉(ju) 行例行業(ye) 務報告,“勞動及職業(ye) 衛生研究所”組長副研究員李昆哲表示,雇主過去改善職場噪音,多會(hui) 著重在降低空氣傳(chuan) 導的噪音,像是利用隔音材料針對噪聲源進行遮蔽及阻隔,避免噪音藉由空氣傳(chuan) 導向外傳(chuan) 遞。
不過,李昆哲提醒,除了空氣傳(chuan) 導噪音外,設備運轉並經由結構體(ti) 所產(chan) 生的振動噪音其實也是噪聲源之一,如果忽略這塊,可能導致整體(ti) 降噪效果不彰。
李昆哲也說,根據2020年職業(ye) 傷(shang) 病防治年報數據顯示,曆年常見的職業(ye) 病通報以噪音性聽力損失為(wei) 主,約占總通報量的44.3%,其中製造業(ye) 是最主要通報的行業(ye) 別,主要原因除機械設備運轉噪音外,因機具設備運轉或敲擊所產(chan) 生的振動傳(chuan) 遞到地麵、牆麵或天花板而引起的結構振動噪音,也是重要的噪音來源。
李昆哲提醒,雇主如果希望讓職場有效降噪,務必要找到噪聲源進行改善,看是一般噪音或是振動噪音,如果是具有旋轉性質、像是馬達等都是容易產(chan) 生結構性振動噪音的機具,建議雇主可以留意底部基座進行隔震處理,可以有效降低結構性噪音,另外雇主在安裝大型機具時,也可以提前做好噪音改善設備,避免日後要降噪時必須花費更多的心力進行改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