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界人士熱議下半年政策走向:要避免“合成謬誤”
央廣網北京7月18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中國經濟半年報陸續出爐,核心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2.5%,國民經濟企穩回升,生產(chan) 需求邊際改善,市場價(jia) 格基本平穩,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如何前瞻下半年的宏觀政策走向?多位經濟界人士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上半年,受疫情多發散發衝(chong) 擊影響,服務消費回落較為(wei) 明顯——餐飲收入同比下降7.7%,居民旅遊出行等服務消費也有所減少。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認為(wei) ,下半年,在疫情要防住的前提下,要想辦法進一步拉動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商品消費有跨周期擠出效應,這期買(mai) 了下期不買(mai) ;而服務消費沒有擠出效應,隻要麵對麵消費了,就拉動經濟。一定要在拉動服務消費方麵采取措施,我認為(wei) 可以針對一些服務業(ye) 發消費券。”他說。
在接下來的政策設計上,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要警惕政策的“合成謬誤”。什麽(me) 是“合成謬誤”?就是局部政策看起來都合理,但合到一起可能不盡如人意。
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說:“如果我們(men) 過度擔心三季度、四季度的經濟反彈不及預期,那麽(me) 就有可能導致我們(men) 用勁過猛,從(cong) 而要求各部門、各地方進一步加力。後續一疊加就會(hui) 產(chan) 生‘合成謬誤’,這是一定要小心的。”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也持相似看法。他指出,避免“合成謬誤”要有循環思維。“‘六穩’是一個(ge) 整體(ti) ,要讓一個(ge) 整體(ti) 都‘穩’,不能單個(ge) 地去‘穩’,否則很可能產(chan) 生‘合成謬誤’。為(wei) 了避免這種‘合成謬誤’,所以在實現‘穩’的過程中,首先要有宏觀經濟循環的這種思維。穩投資、穩消費、穩增長、穩就業(ye) 等各個(ge) 方麵都是相互關(guan) 聯的,甚至是互為(wei) 條件的。”
國家統計局相關(guan) 負責人近日表示,從(cong) 下半年情況看,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力推進穩經濟的各項政策措施效應不斷顯現,我國經濟有望繼續回升保持在合理區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