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光電芯片封測驗證平台啟用

發布時間:2022-08-19 08:58:00來源: 北京日報

 

  計算速度比電子芯片快約1000倍,功耗卻能更低——光子芯片,正成為(wei) 當下各國爭(zheng) 相布局的前沿產(chan) 業(ye) 。記者近日獲悉,在北京電子城IC/PIC創新中心,光電芯片封裝測試驗證平台一期已建設完成,初步具備光電芯片基本測試封裝能力,可為(wei) 初創企業(ye) 的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提供支持。

  “換道”突破晶體(ti) 管限製

  傳(chuan) 統電子芯片的性能提升主要依賴縮小內(nei) 部單元晶體(ti) 管尺寸,以盡可能在單位麵積內(nei) 放置更多的晶體(ti) 管。通常情況下,構成芯片所集成的晶體(ti) 管數量越多,芯片計算能力就越強。但受到加工精度的限製,傳(chuan) 統技術路線麵臨(lin) 瓶頸。為(wei) 了提高算力、突破瓶頸,通過研究光學信號在傳(chuan) 播過程中發生的物理變換實現計算功能,光子芯片成為(wei) 新的突破方向。

  “理想狀態下,光子芯片的計算速度比電子芯片快約1000倍,同時功耗更低,從(cong) 性能上能夠突破摩爾定律的限製。”光子算數科技創始人白冰說。

  光電芯片的特性,為(wei) 我國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換道超車”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光計算芯片與(yu) 電子芯片原理不同,不依賴晶體(ti) 管優(you) 化,而是通過光電轉換原理,利用光信號傳(chuan) 播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和不受電磁幹擾等特性,實現更快速度和更低功耗完成特定計算任務。同時,光子芯片的製造環節全流程都可在國內(nei) 實現,與(yu) 外國的技術水平基本處於(yu) 同一條起跑線上。

  老廠房變“創芯”空間

  2021年發布的《北京市關(guan) 於(yu) 促進高精尖產(chan) 業(ye) 投資推進製造業(ye) 高端智能綠色發展的若幹措施》中,明確提出要搶先布局光電子等領域未來前沿產(chan) 業(ye) 。

  2021年,燕東(dong) 微電子6寸晶圓製造廠在科技服務運營商電子城高科的主導下,變身電子城IC/PIC創新中心,為(wei) 更多“創芯力”科研團隊和企業(ye) 提供了成長與(yu) 騰飛的空間。電子城IC/PIC創新中心運營單位、北京電子城集成電路設計服務公司副總經理孫洪蘭(lan) 介紹,酒仙橋地區是國內(nei) 最早的電子工業(ye) 基地,如今通過更新改造,已從(cong) 過去單一的電子工業(ye) 聚集區,變身成中關(guan) 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初步具備測試封裝能力

  老廠房改造的同時,園區還考慮到科研團隊和初創企業(ye) 的需求。光電芯片和傳(chuan) 統電子芯片一樣,在推向市場應用前,需要對芯片進行封裝測試的驗證以及小規模試製,但處於(yu) 起步期的光電芯片產(chan) 業(ye) 鏈相對不成熟,尚未形成標準化的封裝和測試平台,大型封測廠難以為(wei) 新需求提供定製化封裝方案研發和試樣加工。這無疑增加了初創團隊的等待時間成本和加工成本。

  在電子城高科與(yu) 光子算數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光電芯片封裝測試驗證平台第一階段在電子城IC/PIC創新中心建設完成。目前,平台已完成初級階段的基建改造和潔淨間建設,初步具備光電芯片基本測試封裝能力。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