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穀“1+4”改革激發鄉村活力
平穀的鄉(xiang) 村,變得更有活力、也更自信了。
很多村子曾麵臨(lin) 重重問題。比如,集體(ti) 資產(chan) 零散低效,甚至沉睡多年,發展動力不足;村民去村委會(hui) 辦事,這屋開證明那屋蓋個(ge) 章,一件小事要用上小半天;群眾(zhong) 碰上煩心事,打12345的多,直接找村裏鎮裏解決(jue) 的少。
今年,平穀區出台“1+4”係列文件,涉及村級黨(dang) 建、基層治理、鞏固發展集體(ti) 經濟等。“所有改革措施都是以加強基層黨(dang) 支部建設為(wei) 核心,向基層賦權增能。”平穀區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改革充分激活了基層人、財、物資源,更好地服務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發展。”
鄉(xiang) 村因何改變,如何改變?請隨記者來到平穀——
“點醒”撂荒地
守著寶貴的土地,北獨樂(le) 河村卻一直沒能富起來。
“幾十年前,村裏簽了340份集體(ti) 土地租賃合同,那年月地價(jia) 低,全村租賃費也才幾萬(wan) 元。”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張國全告訴記者,很多租賃者圈著地,卻任其撂荒。
這擔子如果卸不下,今後發展必受掣肘。
“1+4”改革打破了枷鎖。文件提出要深化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改革,摸清底賬,規範“三資”管理。很快,不合理的租賃合同被清理,村集體(ti) 還收回了300畝(mu) 土地。
村委四處拜師取經,學技術、找銷路,最終決(jue) 定開辟朝天椒種植園。村級農(nong) 業(ye) 合作社成立,吸納了380多戶村民,在剛剛過去的第一個(ge) 種植季,合作社純利潤就達70萬(wan) 元。
“點醒”撂荒地,不僅(jin) 靠政策,還靠資金和人才。
按照改革部署,平穀區安排專(zhuan) 項資金注入85個(ge) 集體(ti) 經濟薄弱村。同時,選派“第一書(shu) 記”和退休處級幹部下村任職,與(yu) 企業(ye) 、科研院所精準對接。
鎮羅營鎮桃園村,兩(liang) 座紅磚倉(cang) 庫廢棄多年。今年夏天,隨著市農(nong) 林科學院副研究員溫海峰任“第一書(shu) 記”,老庫房建成了蔬菜工廠,首批功能性蔬菜即將上市。
“車間是無菌無塵的。”溫海峰遞給記者一件防護服,經層層消殺才走進車間。在嚴(yan) 苛的溫濕度、燈光、噪音控製下,翠綠的蔬菜在靜靜生長。溫海峰的手機套在無菌袋裏,一會(hui) 兒(er) 工夫就接到倆(lia) 求購電話,忙得像一名客服:“再有一周就上市,請您再等等。”
很多村子發展思路受困,借“1+4”改革,鎮羅營鎮黨(dang) 委挨村走訪,捋思路、挖資源。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康旺樅介紹,全鎮19個(ge) 村已有100個(ge) 儲(chu) 備項目,如湖畔耕讀園、馬文化體(ti) 驗基地等。
錢進村,人下鄉(xiang) ,集體(ti) 經濟增收的路子豁然打開。今年上半年,平穀地區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9.2%,增速居全市第一。
密織“微網格”
錢袋子鼓起來,基層社會(hui) 治理也更有底氣。今年,3170名網格員上崗,覆蓋全區321個(ge) 村(社區)。
在大華山村,網格員王所芝負責21戶村民。大夥(huo) 兒(er) 都是街坊鄰居,住得不遠,她卻每天走街串戶要走將近2萬(wan) 步。她笑說自己像個(ge) 大家長:“大事包括維護環境、春節禁放、社保登記。細的太多了,就拿今天上午來說,我給臥床的嬸子修了指甲,還發現一戶人家忘了關(guan) 煤氣閥。”
大華山是個(ge) 大村,村民有4100多人,還有學校、衛生院等。僅(jin) 靠村兩(liang) 委十來個(ge) 人,哪裏能操心得了這麽(me) 多事兒(er) !直到30名網格員就位,才夯實了基礎,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
“1+4”文件做出規定,將全區的人、地、物、事、組織等全部納入網格管理,形成全域、全要素、全覆蓋的微網格體(ti) 係。也就是說,不論是村裏的住戶,還是村外的山水林田,都有為(wei) 之負責的網格員。群眾(zhong) 的操心事、煩心事,不用轉彎、繞遠,第一時間解決(jue) 在基層。
不讓村級黨(dang) 組織“空轉”,平穀區選優(you) 配強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完善村級組織運行保障,提高村幹部待遇和激勵保障。“改革以來,基層黨(dang) 員幹部熱情高漲,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村級組織也更加平穩有序、高效運轉。”平穀區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崔成立說。
打開村委會(hui) 大門
一人一屋一電腦,坐在辦公室,等著居民來,這是村兩(liang) 委多年來固有的辦公模式。最近,平穀的274個(ge) 村卻騰出了辦公室,讓給眾(zhong) 鄉(xiang) 親(qin) 。
鎮羅營鎮上鎮村,村委會(hui) 的6間辦公室改造成了棋牌室、圖書(shu) 館、乒乓球室、民調室等,村民推門就能進,相約健身、娛樂(le) 的人越來越多。
“我們(men) 是全鎮最大的村,連宅基地帶林田總共10平方公裏。”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德宏說,以前,村裏一直沒有專(zhuan) 門的娛樂(le) 室,隻有養(yang) 老院能拿出一些娛樂(le) 空間與(yu) 村民共享。
今年夏天,隨著改革迅速推進,6位村幹部全部騰出辦公室,搬進村民服務中心和村務專(zhuan) 員一起辦公。劉德宏說,自個(ge) 兒(er) 的辦公環境的確不如從(cong) 前,但村民來辦事說事,都能“一站辦齊”,再也不用各辦公室來回跑。村委坐在一起辦公,有事能及時通氣兒(er) ,心也更齊了。
目前,平穀區274個(ge) 村全部實現集中辦公,共騰退房屋750餘(yu) 間1.7萬(wan) 餘(yu) 平方米。騰退空間都沒閑著,用於(yu) 公共服務、娛樂(le) 休閑、婚喪(sang) 喜事辦理、醫療養(yang) 老等實際需求。
敞開村委大門,峪口鎮各村還因地製宜,在果品生產(chan) 大村設置了直播間,方便果農(nong) 直播銷售果品;有科技工作者常駐的村,設置了博士農(nong) 場辦公室、科技工作者驛站。
“1+4”改革,讓平穀鄉(xiang) 村的麵貌煥然一新。
平穀區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平穀還將繼續深化改革,夯實基層治理基礎,努力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方麵走在前列。
名詞解釋
“1+4”文件
“1”是指《平穀區全麵提升新時代農(nong) 村黨(dang) 支部建設質量的若幹意見》。
“4”包含《平穀區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村級組織運行保障機製的若幹意見》《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村幹部基本待遇和基本保障的實施辦法》《平穀區深化“微網格”治理機製的實施意見》《平穀區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體(ti) 製機製的意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