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首都高校推出係列暖心防疫措施 增設室內核酸檢測點、開通心理熱線

發布時間:2022-11-25 09:37:00來源: 新京報

  “11月23日對很多人來說是很平常的日子,但對我來說是特別暖心且難忘的一天。疫情無情,但北青政(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有愛,感謝學院老師和同學們(men) 的祝福和驚喜,期待早日戰勝疫情,回歸美好的校園生活!”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生胡新琪十分感慨,這一天是她20歲生日。在當天學院組織的“暖遊會(hui) ”上,她收到了學校老師和同學們(men) 精心製作的生日禮物以及生日賀卡。

  北京新一輪疫情來襲,在京高校的疫情尤為(wei) 讓人牽掛。如何維護校園健康安全,全力保障教學科研、日常生活秩序?如何讓身處其中的老師、學生們(men) 安心做科研、忙學業(ye) ?11月24日,記者從(cong) 多所高校了解到,首都高校推出係列暖心防疫舉(ju) 措,如增設室內(nei) 核酸檢測點、美味加餐、免費流量、心理谘詢等,同時部分學校還開展了豐(feng) 富多彩的娛樂(le) 活動,保障並豐(feng) 富師生在疫情防控下的有序生活。

  增設室內(nei) 核酸點、送餐上門,讓師生暖心

  11月7日,立冬。由於(yu) 冷空氣頻繁來“控場”,此後,北京氣溫在起伏中不斷下降,室外最高氣溫不過十幾攝氏度。

  考慮到入冬後室外環境溫度降低,11月12日,北京大學增設一處室內(nei) 核酸檢測點,為(wei) 全校師生提供暖心服務。

  燕園校區為(wei) 低風險區,按照相關(guan) 規範,結合學校疫情防控專(zhuan) 家組建議,北京大學統一部署,啟用通風良好的室內(nei) 場地作為(wei) 核酸采樣場所,同時對室內(nei) 核酸采樣場所采取控製人流量、加強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等措施控製疫情風險。

  學校相關(guan) 部門迅速行動,房地產(chan) 管理部第一時間在校內(nei) 安排符合院感防控要求的合適場地,並騰空清理;計算中心迅速完成網絡架設和信息采集係統搭建;動力中心及時提供電力保障;保衛部在最短時間內(nei) 設置核酸檢測“三區兩(liang) 通道”;校醫院緊急抽調醫務人員……在多部門的協同配合下,當天15時即啟動新增場地的核酸檢測工作。

  “有了室內(nei) 核酸檢測點,師生就不用在外麵等候很久,那樣會(hui) 很冷”,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劉先華覺得學校的這一舉(ju) 措很暖心,“設身處地為(wei) 同學們(men) 、老師們(men) 著想”。

  同時,部分高校也采取增設核酸檢測點、延長核酸檢測時間等方式,方便校內(nei) 人員就近檢測、及時檢測。

  疫情之外,師生的飲食問題也得到了特別的關(guan) 注。11月15日,對外經貿大學發生疫情,為(wei) 全力保障學生學習(xi) 生活,學校開展一日三餐送餐上門,做到量足味美。還成立了清真餐飲供給專(zhuan) 班,滿足學生用餐特殊需求和個(ge) 性化差異,解決(jue) 學生的後顧之憂,讓每個(ge) 學生學習(xi) 生活有序、心態平和。

  北京大學餐飲中心協調校內(nei) 三輛移動餐車進駐生活區,在充分保證食品安全、菜品質量的基礎上,將食堂開到“宿舍旁”,疏解食堂供餐壓力、減少堂食聚集,“零距離”滿足了同學就餐需求,同學們(men) 在宿舍附近即可選購熱乎可口、營養(yang) 健康的飯菜。

  心理熱線、多項活動,疏解學生情緒

  北京這波疫情打破了很多人的正常生活秩序,高校師生的心理和情緒問題不容忽視。

  11月21日,麵對最嚴(yan) 峻最複雜的首都疫情形勢,麵對學院突如其來的疫情風險,北京青年政治學院迅速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各項工作也在有序推進。在關(guan) 注師生身體(ti) 健康的同時,學院不忘關(guan) 注師生的心理健康,緊急開通24小時心理谘詢電話、心理谘詢郵箱、QQ賬號、微信號,通過傳(chuan) 統媒體(ti) 和新媒體(ti) 多平台開展學生心理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建立了心理問題重點人心理健康檔案,把工作做到學生家庭和宿舍兩(liang) 個(ge) “家”裏:與(yu) 學生父母溝通,了解孩子的痛點;與(yu) 學生舍友聯絡,及時關(guan) 注其情緒動態。

  該校現代管理學院的輔導員範婷婷今年24歲,和學生有很多共同語言,學生也更願意和她傾(qing) 訴聊天。為(wei) 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疏解特別時期的緊張,她主動聯係學生家長,試著與(yu) 家長成為(wei) 朋友,傾(qing) 聽他們(men) 講述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糾結、坎坷。把心理問題學生的工作做到另一個(ge) 家“宿舍”也是學院思政工作、心理工作的創新方法。輔導員、班主任與(yu) 宿舍每位同學組成大家庭,每日情況及時溝通,每日情緒及時了解,每日所困及時解決(jue) 。

  紫荊碼變紅,哪裏都進不去怎麽(me) 辦?疫情之下,如何自我疏解情緒?網絡卡頓是有什麽(me) 故障嗎?……電話接通,聽筒裏傳(chuan) 來飽滿親(qin) 切的聲音,用心聆聽一個(ge) 又一個(ge) 來電者的訴求。記者從(cong) 清華大學了解到,校園封閉管理期間,學校開通了黨(dang) 辦校辦、本科生、研究生、心理谘詢、學生公寓服務、後勤服務、信息化服務、校醫院等多條熱線,24小時在線值守,為(wei) 全校師生暖心服務。

  11月19日、20日恰逢周末,是遏製校園疫情快速增長的關(guan) 鍵期。對外經貿大學麵向全體(ti) 同學開展了思政類、文體(ti) 類、心理類、學術類、黨(dang) 建類、宿舍文化類、職業(ye) 發展類等7大類近百項線上特色活動,各學院以宿舍和班級為(wei) 單位開展了宿舍運動打卡、線上合唱、策略桌遊等活動,讓同學們(men) 在周末開心起來、充實起來、精彩起來。

  愛心盒子、誌願服務,學生在難關(guan) 中成長

  這兩(liang) 天,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潤傑公寓2號樓二樓的樓口,同學們(men) 被一個(ge) 方形的盒子吸引:“大家隨意拿,不要客氣,加油!”“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些許快樂(le) !”。盒子旁邊用彩筆寫(xie) 著這樣的提示語,盒子裏則擺滿了漂亮的手繪明信片。

  這是該校信息科學與(yu) 工程學院2019級計算機科學與(yu) 技術專(zhuan) 業(ye) 的本科生王天陽帶給同學們(men) 的小溫暖。明信片很快便一搶而空,“沒想到會(hui) 這麽(me) 受歡迎!”

  王天陽熱愛中華傳(chuan) 統文化,擅長書(shu) 法、繪畫、音樂(le) 等,平時喜歡臨(lin) 摹練習(xi) 瘦金體(ti) ,覺得練字特別能夠靜心,也愛做一些小貼畫,去年還參加了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

  在見證了老師和同學們(men) 齊心抗擊疫情的辛苦付出後,她手繪30餘(yu) 張明信片,和舍友一起布置了特殊的小盒子,放在樓道中供其他同學自行挑選,受到同學們(men) 的歡迎。

  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愛心盒並沒有因為(wei) 大家的喜愛而空空如也,而是越來越多的小禮物被拿到這裏分享。同學們(men) 自發地投回口罩、瓜子、糖、奶茶、發卡等,她溫暖的舉(ju) 動帶動了更多人參與(yu) ,像是傳(chuan) 導的愛心多米諾骨牌。王天陽說,自己也是受另一位小姐姐的啟發,才想到用愛心盒子的方式給大家打氣,“病毒可以被隔離,但溫暖不會(hui) !”

  像王天陽一樣,很多大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積極參與(yu) 誌願服務,為(wei) 築牢學校防控安全屏障貢獻青年力量。

  2000餘(yu) 箱飲品、4萬(wan) 張《疫情防控溫馨提示卡片》、1.2萬(wan) 餘(yu) 個(ge) “最美北大人”口罩,22餘(yu) 萬(wan) 人次師生核酸檢測……這是北大1000餘(yu) 名學生誌願者創造的美好紀錄。連日來,北大青年學子通過服務師生核酸檢測、維持秩序、發放口罩等形式,持續為(wei) 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貢獻青春力量,用心上好這場“大思政課”,努力成長為(wei) “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非常榮幸能夠作為(wei) 學習(xi) 區防疫誌願者,為(wei) 保障同學們(men) 沉浸書(shu) 山、筆耕不輟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誌願服務工作雖然簡單,但這也正是學校高密度防疫布置、全細節防疫監控的微觀體(ti) 現,也正是這樣築起的一道道防線,守護著莘莘燕園學子的健康。”城市與(yu) 環境學院2020級本科生趙桐說道。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團委第一時間組織166名團學骨幹成立“疫情防控誌願者突擊隊”,開展以“樓宇長-樓層長-宿舍長”為(wei) 單位的服務機製。誌願者協助核酸檢測、宿舍樓餐食運輸、生活物品購買(mai) 遞送,誌願者24小時全天候隨時上崗,誌願服務時長1000多小時。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