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新增863例本土感染者 東西城築核心區防控防線

發布時間:2022-11-25 09:38:00來源: 中新網北京

  中新網北京新聞11月24日電 (徐婧)11月24日0時至15時,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863例,其中,隔離觀察人員704例、社會(hui) 麵篩查人員159例。北京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副主任劉曉峰在24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當前北京疫情防控處於(yu) 關(guan) 鍵時期,要強化區域疫情防控屬地責任,以快製快開展疫情處置。

  北京市東(dong) 城、海澱、大興(xing) 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了疫情處置相關(guan) 情況。東(dong) 城區與(yu) 西城區協同,聯動落實風險管控等各項措施,共築核心區疫情防控防線;海澱區必要生活物資保障場所全部開放,重點商超日配送能力超過600噸,全力滿足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大興(xing) 區全麵摸排梳理環京通勤人員和進返京人員情況,持續做好環京通勤、就醫、貨運等服務保障工作。

  東(dong) 城:與(yu) 西城區加強區域協同管控

  北京市東(dong) 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孫揚介紹,11月24日0時至15時,東(dong) 城區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45例,均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目前已轉入定點醫療機構。

  主要風險點位如下:

  11月17日

  0:00—20:00,北京城建北方集團望壇4標段項目部

  9:00—12:30,北京廣播大廈酒店8層、10層、14層

  12:00—21:30,朝陽區鹿港嘉苑7號樓

  17:07—18:00,天澤祥北新橋菜場

  18:30—23:00,披雲(yun) 徽宴(日壇店)

  11月17日—11月18日

  7:00—18:00,東(dong) 城區東(dong) 四六條3號

  11月17日—11月19日

  0:00—24:00,東(dong) 城區南倉(cang) 門胡同南新倉(cang) 文化休閑街19號樓

  0:00—24:00,東(dong) 城區安定門東(dong) 大街乙7號樓

  11月17日—11月22日

  0:00—24:00,東(dong) 城區廣渠門南濱河路1號院4號樓

  11月18日

  0:00—24:00,東(dong) 城區地壇北裏15號樓

  8:00—9:00,東(dong) 城區交道口北二條36號

  8:00—14:00,東(dong) 城區小黃莊一區4號樓

  11月18日—11月20日

  0:00—24:00,東(dong) 城區永定門外大街130號

  11月19日

  0:00—11:50,北京南鑼鼓巷古韻漫心府

  0:00—14:00,東(dong) 城區東(dong) 旺胡同11號

  14:00—15:00,東(dong) 城區交道口北二條36號

  11月20日

  1:40—5:00,錦江之星酒店(王府井步行街店)

  11月22日—11月23日

  0:00—24:00,東(dong) 城區中海紫禦公館6號樓

  孫揚提示,請與(yu) 風險點位有時空交集或接到健康寶彈窗提示的人員,立即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工作單位、居住酒店報告,配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他介紹,針對涉區疫情,東(dong) 城區緊盯重點環節提速、提質、提效。堅持扁平化調度機製,實施區、街、社區三級聯動,整合調配各方力量,築牢防疫最小單元。加快社會(hui) 麵追陽速度,按照“以快製快、部門協同、並行聯動、閉環管理”原則,優(you) 化調整“工具箱”,加快落位、管控、采樣、信息報送等各環節,防止疫情向社會(hui) 麵擴散。

  該區加強區域協同管控。與(yu) 西城區協同,聯動落實風險管控等各項措施,共築核心區疫情防控防線。合理優(you) 化與(yu) 相鄰區域核酸采樣點位布局,建立就近醫療和保供機製。實行風險信息實時橫傳(chuan) ,持續提高防疫效能。

  此外,該區統籌抓好城市運行。與(yu) 重點保供企業(ye) 簽訂物資儲(chu) 備協議,滿足區域蔬菜肉蛋糧油供應。做好市場保供預案,建立“白名單”機製,實現物流供應鏈快速暢通。強化城市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維護,確保城市運行平穩有序。

  他還表示,東(dong) 城區及時回應市民訴求。把涉疫小事作為(wei) 民生大事,用好“12345”市民熱線,做到相關(guan) 部門信息共享、即時辦理、定時會(hui) 商、全程跟蹤。各社區暢通居民溝通機製,重點關(guan) 注居民問題訴求,建立台賬,結對聯係,暢通就醫綠色通道,做好生活保障和關(guan) 愛服務。

  海澱:重點商超日配送能力超過600噸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馮(feng) 燕通報,11月23日0時至24時,海澱區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38例,其中29例為(wei) 社會(hui) 麵篩查人員,109例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24日0時至15時,新增本土感染者121例,其中21例為(wei) 社會(hui) 麵篩查人員,100例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已全部轉入定點醫院治療。

  她表示,今日新增風險點位將在“北京海澱”微信公眾(zhong) 號和媒體(ti) 平台發布,請廣大市民留意,凡與(yu) 公布風險點位有時空交集或接到健康寶彈窗提示的人員,立即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工作單位、居住酒店報告,配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馮(feng) 燕介紹,海澱區迅速開展疫情處置。針對新發病例,第一時間管控風險區域、落位風險人群,快速開展追陽判密、轉運隔離等工作,優(you) 先加強對社會(hui) 麵病例流調溯源,深挖細排潛在風險,嚴(yan) 防風險外溢。

  同時,該區持續強化社會(hui) 麵防控。針對城鄉(xiang) 結合部、平房區等環境複雜區域,實行網格管理,嚴(yan) 格人員進出,同時做好環境消殺;針對放大器場所,加強巡查檢查,強化從(cong) 業(ye) 人員管理,及時發現漏洞、整改問題,全力遏製傳(chuan) 播風險;針對小區、村,堅持24小時值守卡口,嚴(yan) 格落實掃碼測溫、查驗核酸陰性證明等措施。

  關(guan) 於(yu) 近期市民關(guan) 心的生活必需品供應情況,馮(feng) 燕介紹,海澱區已采取措施,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在保障體(ti) 係方麵,全區建立“網格化+立體(ti) 式”的物資保障體(ti) 係,組織線上線下135家商業(ye) 網點及保供企業(ye) ,加強力量調配和物資儲(chu) 備。

  在物資供應方麵,全區必要生活物資保障場所全部開放,每日必需的米麵糧油、肉蛋菜奶等市場供應平穩、庫存充足;在配送渠道方麵,依托重點連鎖商超和線上平台,采取商超上門服務、線上下單線下配送、蔬菜直通車直送、無接觸配送等多種市場配送方式,重點商超日配送能力超過600噸,全力滿足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

  大興(xing) :全麵摸排梳理環京通勤人員情況

  北京市大興(xing) 區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區委新聞發言人仲偉(wei) 功介紹,11月23日0時至24時,大興(xing) 區新增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69例,其中21例為(wei) 社會(hui) 麵篩查人員,48例隔離觀察人員;24日0時至15時,新增本土感染者12例,其中2例為(wei) 社會(hui) 麵篩查人員,10例為(wei) 隔離觀察人員。

  他表示,相關(guan) 病例軌跡涉及主要場所,已通過“這裏是大興(xing) ”、北京大興(xing) 客戶端等大興(xing) 區官方平台發布,請與(yu) 風險點位有交集或接到健康寶彈窗提示的人員,立即主動向所在社區(村)、工作單位、居住酒店報告,或者撥打屬地防疫部門電話報告,並配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仲偉(wei) 功介紹,麵對新的疫情防控形勢,大興(xing) 區動態調整“以快製快、部門協同、並行聯動、閉環管理”的防疫體(ti) 係,製定《社區(村)風險人員排查管控全流程工作圖》,抓緊關(guan) 鍵環節,減少工作縫隙,成立混管追陽應急隊伍,集中力量快速流調溯源,快速隔離管控,讓疫情處置提質、提速、提效。高質量開展核酸篩查,做到社會(hui) 麵隱匿病例早發現、早處置。

  同時,該區加強進返京人員管理。全麵摸排梳理環京通勤人員和進返京人員情況,不斷完善人員信息庫,持續做好環京通勤、就醫、貨運等服務保障工作。動員各協會(hui) 、商會(hui) ,加強行業(ye) 管理,督促企業(ye) 嚴(yan) 格做好返京員工的防疫工作。做好政策宣傳(chuan) ,通過媒體(ti) 平台、社區(村)小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引導返京主動報備,切實做好“三天三檢”“七天三不”。

  他還介紹,大興(xing) 區高效統籌物資保障工作。啟動區-鎮街-社區村“三級聯動”保供穩價(jia) 機製,每日監測生活必需品價(jia) 格波動及供應情況,調度22家物資保供企業(ye) ,原則上不少於(yu) 日常庫存的3至5倍進行備貨,保持物資量足價(jia) 穩。

  該區暢通線上訂購渠道,完善“企業(ye) 聯供-小程序下單-精準分揀-無接觸配送-小區(村)內(nei) 網格發放”閉環保供流程,提前儲(chu) 備蔬菜直通車101輛,可隨時根據需求精準投放至各社區村,進行靈活補位,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關(guan) 注高風險區居民及特殊群體(ti) 需求,發放食蔬包1.2萬(wan) 餘(yu) 份,優(you) 先為(wei) 孤寡老人等家庭配送。(完)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