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杜社村地處六環外購物不便商戶聯合備貨 保障生活供給
誌願者正在為(wei) 村民配送日用品。
位於(yu) 通州區馬駒橋鎮的大杜社村是一個(ge) 人口倒掛村。據馬駒橋鎮大杜社村副書(shu) 記閔帥介紹,村內(nei) 目前常住400餘(yu) 戶、共1900餘(yu) 人,其中約800人為(wei) 本村村民。
由於(yu) 大杜社村地處南六環外,各類線上購物APP尚未覆蓋,而主要商品購買(mai) 渠道的農(nong) 村大集近期暫時停止開放。為(wei) 了保障物資供應,在村委組織下,11月25日,村內(nei) 的7家商戶建立起了生活物資保障群,每天為(wei) 村內(nei) 居民提供送貨上門服務,同時還為(wei) 部分生活困難的老人免費送上新鮮的果蔬。
賈智恒與(yu) 兄嫂在村內(nei) 經營著一家生鮮超市。淩晨6點,天色未明,賈智恒便會(hui) 與(yu) 大哥來到村口上貨,取回前一天訂購的瓜果蔬菜等各類商品。回到店內(nei) ,將這些商品逐一分類歸納後,賈智恒根據前一日居民在微信群裏下的訂單,將需要配送的商品選取打包。“從(cong) 25日開始,我們(men) 店的經營就轉入了線上模式,每天在微信群內(nei) 除了發布各類商品的價(jia) 格,也會(hui) 收集村民的訂單。”在微信群內(nei) 記者看到,村民通過微信接龍小程序將自己的姓名、自家門牌號、聯係方式以及所需購買(mai) 的商品種類數量開出訂單。每天早上8點前後,賈智恒便會(hui) 騎著電動車開啟當天的配送工作,送完一波再回到店內(nei) ,根據下一批訂單揀選商品,為(wei) 下一次配送做準備。
記者了解到,對於(yu) 一些不會(hui) 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村委會(hui) 組織了專(zhuan) 門的誌願者隊伍進行物資配送。除了由商戶提供食品保障,大杜社村還組織了包括村內(nei) 黨(dang) 員、村民代表在內(nei) 的值守隊伍,為(wei) 大家提供快遞收取、水電氣代買(mai) 、藥品開取等服務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