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創新激活北京文化貿易
位於(yu) 天竺綜合保稅區內(nei) 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是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的重要窗口。結合基地定位和需求,天竺海關(guan) 已打造形成支持服務文化保稅業(ye) 態發展的海關(guan) 監管模式。記者獲悉,2022年前10月,天竺海關(guan) 共監管實際進境文物、文化藝術品2370件,貨值9434.96萬(wan) 美元,有力支持了文化貿易的發展。
境外文物的大規模展出,得益於(yu) 綜保區的保稅政策。海外藏品在綜保區展覽展示,不用再繳納大量稅費和保證金,從(cong) 而大大降低了展出成本。得益於(yu) 天竺綜保區與(yu) 首都機場口岸無縫連接,展品從(cong) 首都機場提貨至區內(nei) 展館用時僅(jin) 15分鍾。此外,入區展覽的文物、藝術品可免於(yu) 提交監管證件,海關(guan) 與(yu) 文物部門在文化保稅監管方麵建立長期合作機製,對參展的文物及藝術品創新開展海關(guan) 現場監管、文物現場鑒定,幫助企業(ye) 在縮減辦事環節的同時節省擔保資金,大幅提升企業(ye) 獲得感。
天竺海關(guan) 關(guan) 長胡旭介紹,結合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的定位和需求,天竺海關(guan) 已打造形成“區內(nei) 倉(cang) 儲(chu) +區外展拍”“區內(nei) 展示+線上交易”和“保稅展示交易”三種支持服務文化保稅業(ye) 態發展的海關(guan) 監管模式,鼓勵海外文物回流。目前,天竺綜保區通過首都機場口岸進口的保稅藝術品在全國占比已接近三分之一,文物進口數量則占到全國的一半,北京已成為(wei) 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流的重要窗口、海外文物回流的主要口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