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 南京的煙火氣回來了
央廣網南京1月3日消息(記者王錫斐)2023年元旦假期,江蘇南京持續推進“2022南京國際消費節·冬日暖心”係列活動。作為(wei) 防疫政策優(you) 化調整後的首個(ge) 長假,消費市場仍處在恢複過程中,但已呈現明顯複蘇態勢,主要商圈日均客流量與(yu) 節前最後一個(ge) 周末相比提升32.8%。記者從(cong) 南京市商務局獲悉,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127家商貿流通企業(ye) 合計實現銷售額19.2億(yi) 元,新街口、百家湖商圈累計客流量49.4萬(wan) 人次。
品牌活動持續推進,激發消費活力
“蘇新消費·冬季購物節”暨“2022南京國際消費節·冬日暖心”係列活動於(yu) 2022年12月16日啟動後,各項活動持續推進,在全城掀起冬日消費新熱潮。消費節重要組成部分的暖心消費助力券於(yu) 2022年12月31日10時開啟第三輪發放,各區、商家、平台也準備了豐(feng) 富的活動和豐(feng) 厚的優(you) 惠,與(yu) 助力券聯動激發消費潛力。2022年12月30日,“2023網上年貨節”同期啟動,線上線下豐(feng) 富節慶消費市場。
促銷活動精彩紛呈,助力消費回暖
為(wei) 了迎接元旦假期,各大商場延長營業(ye) 時間,用精心設計的美陳裝置、購物折扣等優(you) 惠活動帶市民歡樂(le) 跨年。重點監測的37家商場、購物中心在假期合計銷售額實現正增長,同比增長2.1%。新街口商圈的德基、中央、新百、金鷹、大洋五家主要商業(ye) 體(ti) 假期合計銷售額同比增長9.8%,日均客流量較節前最後一個(ge) 周末提升276.8%。
新興(xing) 載體(ti) 不斷亮相,增添消費場景
元旦前,一批新興(xing) 載體(ti) 亮相營業(ye) ,為(wei) 假期市民消費提供了全新場景。2022年12月28日,鼓樓金銀街“國際青年藝術街區”開街試運營,“文化”“時尚”“休閑”等多元素賦予一條老街新的活力和生機。2022年12月30日,首屆“來吧!鼓樓”咖啡節在金銀街國際青年藝術街區啟動,推出三條漫遊主線、三款限定特調咖啡以及專(zhuan) 屬打卡集郵活動,助力街區小店經濟發展,加速城市煙火氣全麵回升。2022年12月30日,江蘇省重點文旅項目——金陵STYLE浪漫中心正式亮相,著力打造了“雲(yun) 湖街”“銀河街”兩(liang) 條主街。“雲(yun) 湖街”東(dong) 覽紫金山層巒疊嶂,西賞玄武湖水波蕩漾。“Patagonia”“YELLOW KORNER”等江蘇首店也在“雲(yun) 湖街”紛紛亮相,同時Seesaw、LAVAZZA等餐飲品牌也悉數登場。“銀河街”則利用全玻璃棧橋,打造了全國首個(ge) 銀河主題沉浸式體(ti) 驗街區,獨創的“銀河市集”匯聚了近40家浪漫文創、藝術手工、咖啡甜點等。
商業(ye) 文旅深度融合,豐(feng) 富消費體(ti) 驗
大街小巷煙火升騰,公園景點遊客回歸,各大商圈門口排起長隊,商旅文融合得更加緊密,久違的城市“煙火氣”逐漸回歸。WDC街舞大賽於(yu) 2022年12月31日在水遊城舉(ju) 辦,近400組街舞高手同台競技,同時還有KPOP隨機舞蹈火熱來襲。華采天地調整營業(ye) 時間,與(yu) 南京藝術學院共同舉(ju) 辦的“並置——不止於(yu) 椅”主題藝術展。虹悅城推出非遺紙雕魚燈展,雨花吾悅推出百事可樂(le) 兔打卡活動等活躍節日氣氛,積極打造更好的消費體(ti) 驗。1月1日晚,溧水第六屆秦淮源頭燈會(hui) 亮燈儀(yi) 式在永壽坊文化街區正式啟動,現代互動類燈光作品結合古風、民俗、兔年等元素展現新年氛圍,同時年貨大集火熱開集。高淳固城灣景區“光影水秀”點亮夜遊經濟,為(wei) 遊客和市民帶來豐(feng) 富的沉浸式體(ti) 驗;高淳老街文創產(chan) 品上新,特色美食、年貨受到遊客青睞。
“菜籃子”市場運行有序,供應量足價(jia) 穩
節日期間,眾(zhong) 彩蔬菜批發市場蔬菜日均到貨量約2300噸,超過節前一周日均到貨量水平,市場供應穩定;1月2日,63個(ge) 主要蔬菜交易品種批發均價(jia) 7.06元/公斤,與(yu) 上周均價(jia) 持平。進香河、山西路等重點農(nong) 貿市場10個(ge) 蔬菜品種零售價(jia) 格6.3元/公斤,與(yu) 上周均價(jia) 也基本持平,其中波動較為(wei) 明顯的為(wei) 青菜6.1元/公斤,較上周上漲1.1元/公斤;茄子8.2元/公斤,較上周下跌0.6元/公斤。12家肉類流通企業(ye) 豬肉日均供應量超過300噸,保持節日期間正常供應水平。豬後腿肉、肋條肉、五花肉零售價(jia) 格分別為(wei) 41.3元/公斤、47.1元/公斤、45.1元/公斤,保持平穩運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