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開幕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發布
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王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2023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yi) 式24日舉(ju) 行,儀(yi) 式上,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本次發布的影像圖為(wei) 彩色,空間分辨率為(wei) 76米,將為(wei) 開展火星探測工程和火星科學研究提供質量更好的基礎底圖。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主色調為(wei) 土黃色,能清晰地看到上下兩(liang) 個(ge) 極區覆蓋的冰雪,一道道溝壑、大裂穀的形象一目了然,還有數不清的撞擊坑。
天問一號任務環繞器中分辨率相機,於(yu) 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曆時8個(ge) 月,實施了284軌次遙感成像,對火星表麵實現了全球覆蓋。地麵應用係統對獲取的14757幅影像數據進行處理後得到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圖。科研團隊通過火星高分影像,識別了著陸點附近大量的地理實體(ti) ,國際天文聯合會(hui) 根據相關(guan) 規則,將其中的22個(ge) 地理實體(ti) ,以中國人口數小於(yu) 10萬(wan) 的曆史文化名村名鎮加以命名,將中國標識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到今天為(wei) 止,環繞器的狀態依然良好,每天都在進行環繞探測,同時對火星車自主喚醒進行監測,我們(men) 的環繞器和火星車13台載荷全都開機進行探測,到現在為(wei) 止已經獲得了1800GB的原始科學探測數據,我們(men) 的地麵應用係統對這些原始科學數據進行了加工處理,形成了標準的數據產(chan) 品。
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jian) 在航天日主場活動開幕式上宣布,支持火星探測科學數據信息共享。這也體(ti) 現了中國航天開放合作的姿態。
張榮橋:天問二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初樣研製階段的工作。在今年的中期,要轉入正樣研製階段。2025年5月,我們(men) 要實施天問二號的發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