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推介73個項目!北京召開2023年住宅用地推介會
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記者門庭婷)記者從(cong)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獲悉,4月25日上午,2023年北京商品住宅用地推介會(hui) 在京舉(ju) 行。本次推介會(hui) 共推介了73個(ge) 擬於(yu) 年內(nei) 供應的項目,其中,八成以上位於(yu) “三城一區”、產(chan) 業(ye) 園區與(yu) 軌道交通站點周邊。中心城區項目22個(ge) ,占比在三成以上;副中心及平原多點地區項目39個(ge) ,占比近五成;生態涵養(yang) 區項目12個(ge) ,占比近兩(liang) 成。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新版北京城市總體(ti) 規劃實施以來,在減量提質背景下,北京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一張藍圖接續建設,始終把建設優(you) 質市場、提供一流服務作為(wei) 工作目標,努力為(wei) 投資北京的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創造更為(wei) 廣闊的發展空間。
本次推介會(hui) 邀請了70 餘(yu) 家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參加,北京市政府副秘書(shu) 長徐賤雲(yun) ,自然資源部開發利用司副司長莫曉輝,14個(ge) 區政府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臨(lin) 空經濟區等2個(ge) 管委會(hui) 的主管領導出席會(hui) 議。通州、順義(yi) 、昌平三個(ge) 區政府做了專(zhuan) 題推介。通州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了副中心及“兩(liang) 區”政策的疊加優(you) 勢,重點推介了7宗位置優(you) 越、條件成熟的商品住宅用地,涉及文化旅遊區、張家灣設計小鎮、副中心城區及拓展區多個(ge) 板塊。順義(yi) 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作為(wei) “第一國門”所在地,順義(yi) 區已成為(wei) 首都發展基礎堅實、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重點推介了8宗具有投資優(you) 勢的居住用地。昌平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年內(nei) 昌平區計劃供應15宗優(you) 質住宅用地,其中9宗位於(yu) 未來科學城,周邊產(chan) 業(ye) 布局成熟,高素質人才集聚,並表示昌平區將當好“金牌店小二”,創造最好環境、最佳服務、最優(you) 政策。
與(yu) 會(hui) 企業(ye) 普遍表示,推介信息全麵、環節新穎,讓企業(ye) 看到了北京土地市場優(you) 質的後備資源,感受到了北京土地市場公開透明的環境,增強了企業(ye) 投資北京土地市場的信心,穩定了各市場主體(ti) 的預期,對於(yu) 推進土地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著積極意義(yi) 。本次推介會(hui) 還首次推出實景三維“雲(yun) 踏勘”方式,通過航拍、擬人等多個(ge) 視角,立體(ti) 化展示每幅地塊出讓條件及規劃控製要求,同時綜合體(ti) 現地塊及周邊的地形地貌、市政、交通、醫療、教育、商業(ye) 等配套設施情況,以科技賦能商品住宅用地供應,讓企業(ye) “足不出戶”也能“身臨(lin) 其境”了解地塊情況。
華潤置地北京片區公司總經理陳海鷗表示,實景三維“雲(yun) 踏勘”視頻融合了信息化、數字化等技術,使企業(ye) 在辦公室即可看到地塊全貌及周邊情況,為(wei) 企業(ye) 投資決(jue) 策創造便利,華潤今後將繼續為(wei) 建設更好的北京貢獻力量。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周兵表示,此次推介會(hui) 對引領土地供應的規範化和透明化、穩定市場預期、促進地產(chan) 行業(ye) 健康複蘇和持續發展有著積極意義(yi) 。龍湖集團北京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雁軍(jun) 表示,北京的營商環境改善有目共睹,作為(wei) 深耕北京的民營企業(ye) ,龍湖集團將積極參與(yu) 北京土地競買(mai) ,打造高品質、國際化社區。
麵向未來,北京將為(wei) 企業(ye) 持續打造房地產(chan) 發展的硬支撐,不斷強化房地產(chan) 發展的軟實力,攜手企業(ye) 共同推動房地產(chan) 市場的高質量發展,真誠歡迎各位企業(ye) 家投資北京、紮根北京,抓住首都發展新機遇,共同創造新的傳(chuan) 奇、演繹新的精彩。
今後,北京將更為(wei) 廣泛的搭建與(yu) 房地產(chan) 企業(ye) 的交流平台,使政策宣講更廣泛、更詳細,信息披露更全麵、更充分,溝通交流更直接、更有效,以高質量的供給創造有效市場需求,實現“居者有其屋”向“居者優(you) 其屋”的轉變,推動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