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劃定四處水生生物放流平台
昨天(21日)上午,2023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暨規範社會(hui) 放生宣傳(chuan) 活動在豐(feng) 台區園博園舉(ju) 辦。現場共放流高體(ti) 鰟鮍、赤眼鱒等北京地區土著魚類3萬(wan) 尾,鰱、鱅、草魚等淨水魚類共計3萬(wan) 尾,並且為(wei) 豐(feng) 台區園博湖水生生物定點放流平台揭牌。
放生求福在我國民間有著悠久傳(chuan) 統,增殖放流是彌補自然繁殖不足和提高成活率的有效辦法。但若是缺乏科學指導,盲目放生的結果往往事與(yu) 願違,或不慎引入外來物種造成生物入侵,或放生至錯誤的水生環境,變放生為(wei) 殺生,進而造成水體(ti) 汙染。全國水產(chan) 技術推廣總站資源養(yang) 護處處長羅剛說,當前,《野生動物保護法》《生物安全法》《刑法》以及《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辦法》等法律和部門規章,都對放生行為(wei) 提出了相關(guan) 要求。情節嚴(yan) 重的,還將麵臨(lin) 刑事處罰。
北京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畜牧漁業(ye) 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因為(wei) 放流魚類成分複雜,來源不清,已經成為(wei) 北京市水域外來物種入侵的主要風險。“我們(men) 近期調查發現,北京水域水生外來物種的物種數量、分布範圍和種群密度都有顯著上升的趨勢。2022年有鱷雀鱔的發現記錄,河川沙塘鱧已在中心城區各水體(ti) 出現,藍鰓太陽魚、大口黑鱸等在個(ge) 別季節已經成為(wei) 懷柔水庫的常見甚至是優(you) 勢種,克氏原螯蝦在沙河水庫附屬水體(ti) 種群數量已具備一定規模,巴西龜常見於(yu) 中心城區各公園濕地。”該負責人表示,北京水域外來物種入侵的風險上升,可能會(hui) 對北京本地的土著魚類產(chan) 生嚴(yan) 重影響。因此,規範市民的放生活動尤為(wei) 重要。
放什麽(me) 、怎麽(me) 放、在哪放、何時放,眼下已有了科學的指導和規範。近期,北京市確定了第一批4個(ge) 水生生物定點放流平台,分別位於(yu) 豐(feng) 台區園博園、懷柔區西水峪水庫和口頭水庫、平穀區金海湖,對放生地點、放生時間進行了規定,特別重要的是,對於(yu) 放生物種及其苗種的產(chan) 地來源有明確規範,從(cong) 源頭上杜絕因為(wei) 放生而引入外來物種的問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