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依法嚴懲重罰,將騙子逐出旅遊市場

發布時間:2023-05-22 08:39:00來源: 史奉楚

  一段時間以來,北京警方發現,多家旅遊購物店和旅行社、導遊勾結做局,誘騙遊客購物消費。這些導遊先千方百計套取遊客的個(ge) 人信息,再把這些信息迅速推送給購物店,隨後便誘導遊客前往購物店參觀,所謂“大師”會(hui) 根據導遊前期推送的遊客信息,誘騙遊客購買(mai) 玉器。這些所謂的“玉器”銷售價(jia) 格高達幾萬(wan) 元,但實際的市場價(jia) 格在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近日,北京警方開展集中收網,刑事拘留132人,起獲涉案擺件、掛件1.43萬(wan) 件。

  有過外出旅遊經曆的人,尤其是參加過“老年團”“低價(jia) 團”的人,都會(hui) 有購物經曆。甚至不參與(yu) 購物就會(hui) 受到導遊的“白眼”和辱罵,不能愉快地遊玩。同時在購物過程中,大部分遊客都會(hui) 被帶入特產(chan) 店、玉器店,購買(mai) 價(jia) 值不菲的商品。

  但是,這些價(jia) 格昂貴的商品,到底是否貨真價(jia) 實,至少不含有過多的水分,遊客根本不得而知,全憑商家、導遊、導購巧舌如簧地吹噓包裝。遺憾的是,在商家的吹噓誘導下,大部分遊客都會(hui) 上當受騙,掉入精心設置、量身定做的“圈套”中,花幾千元乃至上萬(wan) 元、幾萬(wan) 元的價(jia) 格購買(mai) 所謂的玉石、茶葉、保健品、特產(chan) 等,實際上,這些高價(jia) 商品可能隻是幾百元甚至十幾元的普通商品。

  這種專(zhuan) 門宰割外地遊客的頑疾早已存在,有關(guan) 部門也多次組織專(zhuan) 項打擊活動,並保持了常態性嚴(yan) 厲打擊態勢。然而,由於(yu) 一些中老年遊客防騙經驗較差,辨別能力不足,很難識破並拒絕這些騙術,進而輕易地被導遊和商家精心包裝的話術所洗腦,掏空腰包。此外,一些不遠萬(wan) 裏外出遊玩的遊客,在人生地不熟的背景下,即便發現商品存在貓膩,也未必敢於(yu) 較真和聲張,或者考慮到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精力來維權,不如吃下啞巴虧(kui) 了事。

  正是各種因素的疊加,才導致“低價(jia) 遊”“購物團”“騙子遊”層出不窮。這一亂(luan) 象既是對消費者權利的漠視,也是對誠實信用和法律規則的挑戰,是存心欺詐,惡意宰割消費者。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有欺詐行為(wei) 的,將承擔退一賠三的賠償(chang) 責任。同時,生產(chan) 者、銷售者還麵臨(lin) 著行政處罰乃至刑事責任。

  北京警方沒有以“屬民事糾紛”為(wei) 由推脫不管,而是依法查處專(zhuan) 門做局誘騙遊客的作惡者,對其中涉及犯罪人員直接采取刑事手段,如此依法嚴(yan) 厲打擊值得肯定。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警方並非隻抓獲一兩(liang) 個(ge) 人完事,而是集中收網,刑事拘留132人,可謂連窩一起端,力度不可謂不大。

  旅遊市場上的坑蒙拐騙惡行由來已久,有的已成為(wei) 老大難問題,以至於(yu) 人們(men) 談“低價(jia) 遊”“購物遊”色變。期待公安部門依法嚴(yan) 懲重罰成為(wei) 打擊和治理常態——對於(yu) 這些刻意做局欺騙遊客的惡劣行為(wei) ,就得跳出簡單視為(wei) “民事糾紛”的思維,依法啟動刑事程序,以詐騙罪等懲處無良奸詐者。這樣方能形成殺一儆百的警示,讓潛在的作惡者感受到嚴(yan) 懲重罰的淩厲態勢,在震懾之下退出市場不再作惡。這樣才能讓遊客放心外出旅遊,而不至於(yu) 步步驚心,擔心一不小心就掉入旅遊騙子設置的陷阱中。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