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反詐利器”有效防範電信網絡詐騙
近年來,公安部會(hui) 同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持續深入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綜合采取多種防範措施,最大限度預防案件發生、減少群眾(zhong) 財產(chan) 損失,聯合推出了國家反詐中心App、96110預警勸阻專(zhuan) 線、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係統、全國移動電話卡“一證通查”、雲(yun) 閃付App“一鍵查卡”、“反詐名片”、全國互聯網賬號“一證通查2.0”等“七大反詐利器”,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構築了一道防詐反詐“防火牆”。
國家反詐中心App
累計向群眾(zhong) 預警3.1億(yi) 次
2021年3月15日,國家反詐中心App正式上線。國家反詐中心App是一款官方手機防騙保護軟件,主要有以下幾項功能:一是高效預警勸阻提示。當用戶收到涉嫌詐騙的電話或短信時,它會(hui) 盡可能進行預警提示。二是快速舉(ju) 報涉詐線索。當用戶在生活中發現詐騙線索時,可以使用App一鍵舉(ju) 報功能進行舉(ju) 報。三是遠程身份賬號驗證。用戶可以通過App對可疑網友的真實身份、社交賬號和支付賬戶進行涉詐風險驗證,降低網絡交易涉詐風險。四是全麵了解反詐防騙知識。國家反詐中心App常態化發布防騙知識和詐騙套路,提升用戶識騙防騙能力。
國家反詐中心App自上線以來,累計受理群眾(zhong) 舉(ju) 報線索2323萬(wan) 條,向群眾(zhong) 預警3.1億(yi) 次,在防範詐騙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96110預警勸阻專(zhuan) 線
全國已有29個(ge) 省區市開通
96110預警勸阻專(zhuan) 線是反電信網絡詐騙專(zhuan) 用號碼,專(zhuan) 門用於(yu) 預警勸阻、防騙谘詢和涉詐舉(ju) 報等工作,自2019年11月8日正式啟用以來,全國已有29個(ge) 省區市公安機關(guan) 開通了該專(zhuan) 線。
96110預警勸阻專(zhuan) 線主要有三項功能:一是預警勸阻。如果接到96110這個(ge) 號碼的來電,說明本人或家人正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或者屬於(yu) 易受騙的人群。二是防騙谘詢。如果遇到疑似電信網絡詐騙,可以致電96110進行谘詢。三是涉詐舉(ju) 報。如果發現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的違法犯罪線索,可以撥打該號碼進行舉(ju) 報。
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係統
累計發送預警信息10.7億(yi) 條
針對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新特點新變化,工信部聯合公安部創新工作方法和思路,堅持打防並舉(ju) 、防範為(wei) 先,於(yu) 2021年7月14日推出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係統,實現了對潛在涉詐受害用戶的短信實時預警,係統自上線以來累計發送預警信息10.7億(yi) 條,預警勸阻準確率達60%以上,最大限度挽回群眾(zhong) 損失。
12381係統可根據公安機關(guan) 提供的涉案號碼,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自動分析發現潛在受害用戶,並通過12381短信端口第一時間向其發送預警短信,提示用戶可能正遭遇電信網絡詐騙,提醒用戶保持高度警惕,牢記“三不一多”原則——“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ge) 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謹防上當受騙。
全國移動電話卡“一證通查”
用戶查詢總量超1.2億(yi) 次
詐騙分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辦理電話卡嚴(yan) 重侵害用戶本人合法權益,廣大群眾(zhong) 對此深惡痛絕。針對此類問題,工信部推出全國移動電話卡“一證通查”服務,打通93家省級基礎電信企業(ye) 和39家移動通信轉售企業(ye) 的相關(guan) 數據,群眾(zhong) 隻需要使用自己的居民身份證號,即可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查詢本人名下持有的全國手機電話卡數量,專(zhuan) 用短信端口10699000將在48小時內(nei) 向預留手機號碼反饋查詢結果,真正實現了全國移動電話卡的統一便捷查詢。截至2023年5月底,“一證通查”查詢量累計突破1.2億(yi) 次。
工信部開通“一證通查”服務和啟動“斷卡行動2.0”以來,組織集中排查處置涉詐高危電話卡近億(yi) 張,清理關(guan) 聯互聯網賬號近億(yi) 個(ge) ,對全國物聯網卡開展了拉網排查,一大批存量高危卡得到全麵清理,有力擠壓了涉詐犯罪生存空間。
雲(yun) 閃付App“一鍵查卡”
累計生成超690萬(wan) 份查詢報告
為(wei) 解決(jue) 人民群眾(zhong) 對於(yu) 跨行銀行卡賬戶查詢的訴求,人民銀行指導中國銀聯聯合商業(ye) 銀行推出“一鍵查卡”服務,向人民群眾(zhong) 提供銀行卡信息查詢服務,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方便人民群眾(zhong) 直接掌握個(ge) 人名下銀行卡信息,強化自身銀行卡管理。目前業(ye) 務開展平穩有序,支持查詢範圍不斷擴展。
自“一鍵查卡”功能試點上線以來,已覆蓋全國196家商業(ye) 銀行,包括18家全國性銀行和178家區域性銀行,已累計生成超過690萬(wan) 份查詢報告。後續隨著試點逐步完善、推廣,中國銀聯將不斷擴大查卡範圍和服務地區,優(you) 化查卡功能。
“反詐名片”
幫助群眾(zhong) 有效甄別電話來源
近年來,各級公安機關(guan) 利用預警勸阻電話對正在遭受電信網絡詐騙的群眾(zhong) 進行預警勸阻,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實際工作中,群眾(zhong) 把公安機關(guan) 預警電話誤認為(wei) 詐騙或騷擾電話而拒接的情況時有發生,影響了預警勸阻成功率。
為(wei) 有效解決(jue) 此類問題,公安部、工信部聯合組織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推出“反詐名片”,對各級公安機關(guan) 的反詐預警勸阻電話號碼進行標記和來電提醒,幫助群眾(zhong) 有效甄別電話來源,大大提高了公安機關(guan) 預警勸阻電話接通率,預警勸阻成效大幅度提升。
全國互聯網賬號“一證通查2.0”
已有1510萬(wan) 人次進行賬號查詢
為(wei) 防範用戶不知情注冊(ce) 互聯網賬號帶來的涉詐風險,工信部於(yu) 2022年推出“一證通查2.0”服務——全國互聯網賬號“一證通查”。
全國互聯網賬號“一證通查2.0”是在全國移動電話卡“一證通查”服務的基礎上,聯合互聯網企業(ye) 和電信企業(ye) 推出的全國互聯網賬號便民查詢服務。用戶憑借手機號碼和身份證號碼後六位,便可查詢本人名下手機號碼關(guan) 聯的互聯網賬號數量。當用戶查詢到本人手機號碼關(guan) 聯的互聯網賬號數量與(yu) 自己掌握的情況不一致時,可及時按照互聯網企業(ye) 官方解綁處理機製,盡快進行賬號解綁,有效阻斷非本人注冊(ce) 互聯網賬號帶來的涉詐風險。
截至2023年5月底,用戶查詢量已累計突破1510萬(wan) 人次。(記者 董凡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