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於形式、安排隨意……研學旅行需要高標準引領
研學旅行需要高標準引領
張雪
研學旅行的當務之急是使其規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結合旅遊資源、不同年齡孩子的認知特點等,在科學的框架體(ti) 係下,把知識和資源串聯起來,讓孩子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真正學到知識。
隨著暑期到來,各種主題的研學營又迎來招生高峰。從(cong) 博物館發現之旅到探索自然親(qin) 子活動,再到海外遊學項目,研學旅行產(chan) 品的主題、範圍越發豐(feng) 富、廣闊。根據行程,研學旅行產(chan) 品的價(jia) 格高低不同,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家長們(men) 把錢交得明明白白,孩子回來後,有的家長卻對研學旅行寓教於(yu) 樂(le) 的效果產(chan) 生了懷疑。“流於(yu) 形式”“研學內(nei) 容安排隨意”“路線設計不合理”等是主要吐槽點。有家長表示,孩子玩是玩了,學沒學不好說。
研學旅行在我國起步不早,但發展勢頭很猛。研學旅行被認為(wei) 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最好途徑之一,在相關(guan) 政策的大力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展研學旅行,研學旅行在中小學生群體(ti) 中的滲透率快速提高。課堂之外,家長越來越看重素質教育,希望孩子“讀萬(wan) 卷書(shu) ,行萬(wan) 裏路”,在旅行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這也直接拉升了研學旅行的需求。
2022年,我國研學旅行人數突破600萬(wan) 人次,創曆史新高。研學旅行的蓬勃興(xing) 起,吸引著旅行社、教育機構、谘詢機構等爭(zheng) 相搶灘研學旅行市場。熱鬧的表象之下,不能忽略的事實是,我國研學旅行市場仍處於(yu) 剛剛發端且並不健全的階段。家長們(men) 的吐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學旅行良莠不齊、高度分散的問題。
研學旅行值得深耕,當務之急是使其規範健康、可持續發展。研學旅行的市場亂(luan) 象,有一部分原因是標準缺失造成的。標準決(jue) 定質量,有什麽(me) 標準就有什麽(me) 質量。研學旅行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高標準引領。相關(guan) 部門需抓緊製定研學旅行的準入標準、資質標準、產(chan) 品標準、運行標準、內(nei) 容標準等,有了標準,再依據標準嚴(yan) 格監管。
研學旅行有其特殊性,與(yu) 其他旅遊產(chan) 品相比,研學旅行以學為(wei) 主而不是以行為(wei) 主,學是中心、是目的,行是途徑、是載體(ti) 。現在,研學旅行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遊有餘(yu) 而學不足”。要實現真正的寓教於(yu) 樂(le) ,需要完整的體(ti) 係包括研學基地、研學線路、研學教師、研學課程、研學安全等做支撐。
研學課程開發不等於(yu) 簡單的旅行線路設計,也不等於(yu) 把書(shu) 本上的知識放在旅途中講授,而是需要結合旅遊資源、不同年齡孩子的認知特點等,在科學的框架體(ti) 係下,把知識和對應的資源串聯起來,讓孩子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真正學到知識。研學旅行有門檻,需要專(zhuan) 業(ye) 的人來做專(zhuan) 業(ye) 的事。
推動研學旅行高質量發展,需要堅實的人才基礎,需要行業(ye) 、企業(ye) 、院校協同聯動,培養(yang) 一批高水平研學旅行指導師隊伍,讓研學旅行真正有趣味、有意義(yi) 、有收獲。(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