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建設提速 能源保障能力增強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這幾天,我國一大批新能源重大工程相繼投產(chan) ,為(wei) 緩解當前迎峰度夏期間用電壓力提供了更多的綠色電能。
這個(ge) 光伏電站在迎峰度夏期間並網發電,將提升華北地區電力保供能力。與(yu) 此同時,在我國五大海上風電基地之一的渤海海域,又新增了50萬(wan) 千瓦海上風電,投運10多天來,已累計發電約2億(yi) 度。在新疆烏(wu) 魯木齊、木壘,青海德令哈三個(ge) “沙戈荒”風光基地,新投產(chan) 了305萬(wan) 千瓦的風電、光伏裝機,每年可發出75億(yi) 度的綠色電能。
為(wei) 了應對當前高溫高用電負荷,各地正在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科技手段,提升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利用效率。
海上風電大省江蘇,將全省40個(ge) 海上風電場、2783台風機進行區域聯網,通過精準預測風力、靈活電力調度,將風資源的利用率提高了3個(ge) 百分點,平均每年可多發約10億(yi) 度電。在張家口國家新能源基地,通過創新推廣“新能源+儲(chu) 能+分布式調相機”的模式,提升新能源發電能力30%以上。
中國電力企業(ye) 聯合會(hui) 數據顯示,隨著新能源的高速發展,2023年全國新能源發電裝機預計將新增2億(yi) 千瓦左右,發電裝機規模將再創曆史新高,將有效保障我國能源安全供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