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花錢越多越充實?報班越多越心安?暑期天價開銷究竟值不值

發布時間:2023-08-22 09:58:00來源: 光明網

  近日,“暑假40天孩子開銷五六萬(wan) ”的話題登上了熱搜,引得家長們(men) 紛紛在網上曬出暑期賬單,其中花費過萬(wan) 的不在少數。有家長留言自嘲:“每逢假期錢包減半”;還有家長吐槽:“建議縮短孩子寒暑假,‘吞金獸(shou) ’上學真是省心省力省錢!”

  暑期“天價(jia) 賬單”,家長都在為(wei) 哪些項目買(mai) 單?是合理支出還是過度消費?家長必須花錢才能讓孩子度過一個(ge) 有意義(yi) 的假期嗎?記者對此展開了采訪調查。

  1.販賣焦慮推高學科補課賬單

  “一年級的暑假很可怕,不努力差距就拉大”“小學四年級的暑假很危險,不補課就會(hui) 被碾壓”“開學就要初三的孩子,就別再玩了”……

  今年暑假還沒開始,一些所謂“資深教師”就別有用心地在短視頻平台上渲染起“暑假最可怕”,為(wei) 的是製造焦慮,借機向家長兜售教輔書(shu) 籍和課程。

  7月初,教育部發布了開展校外培訓“監管護苗”2023年暑期專(zhuan) 項行動的通知,明確規定培訓機構和媒體(ti) 不得違規發布校外培訓廣告,並要求嚴(yan) 厲打擊暑期違規培訓。暑期以來,各地也查處了一批開展違規培訓的個(ge) 人和機構。

  監管重拳出擊之下,假期補課之風得到了極大扭轉。但是在利益的驅動下,仍有一些個(ge) 人和機構用更隱蔽的方式,給家長人為(wei) 製造補課焦慮,讓他們(men) 為(wei) 此而買(mai) 單。

  北京家長劉女士向記者透露,暑假開始,她每天都能接到兩(liang) 三個(ge) 所謂“名師工作室”的電話轟炸。“電話那頭一般都自稱機構有‘名師’坐鎮,剛好還有幾個(ge) 學科培訓班的名額空缺,現在報名就可以為(wei) 孩子保留補課名額,還可以獲得價(jia) 格優(you) 惠。雖然不清楚到底是不是真有名師,但他們(men) 說話的口氣很能唬人,如果剛好碰到一個(ge) 為(wei) 孩子成績著急上火的家長,很可能就稀裏糊塗地報了班。”

  “電話推銷還是比較容易識別的營銷方式,一些地下學科培訓班的營銷更加隱蔽,一般家長很難識破。”劉女士告訴記者,有的地下培訓班為(wei) 了擴大招生,會(hui) 讓工作人員假扮成家長,混入網絡上的家長群,在群裏製造關(guan) 於(yu) 學業(ye) 成績的話題掀起焦慮,再以家長的名義(yi) 推薦“自己正在上”的補習(xi) 班。“一些原本比較佛係的家長,在看到群裏激烈的討論後,可能就動了要補課的念頭,乖乖地報了這位‘家長’推薦的培訓班。”

  來自上海的小學生奇奇開學後即將升入小學四年級。這個(ge) 暑假,她忙碌地穿梭在3個(ge) 線上班之間,分別是邏輯思維班、語言拓展班和國學班。“說是邏輯思維,其實就是奧數班;語言拓展就是英語班;國學就是語文課外班。很多培訓班換了一個(ge) ‘馬甲’就又開始網上招生。”奇奇媽媽說,“現在不太敢在線下開班,有人會(hui) 在自己的網絡平台上做營銷,開直播跟家長連線,讓家長買(mai) 自己的書(shu) 或者教輔,在線課程反而是當作贈品來贈送。”光上這3個(ge) 補習(xi) 班,就花了將近2萬(wan) 塊。“我這個(ge) ‘孩奴’就是在為(wei) 補習(xi) 班老師‘打工’。”奇奇媽媽自嘲地表示。

  這些隱蔽的地下補習(xi) 班,價(jia) 格到底有多貴?來自浙江某縣城的王女士為(wei) 記者算了筆賬。這個(ge) 暑假,王女士通過朋友介紹,給即將上初三的兒(er) 子報了語文和英語兩(liang) 門學科培訓。“語文是200元一小時,線上一對一,一周3次;英語是線下一對一,500元2小時,一周3次。兩(liang) 門課,一個(ge) 月就要花掉8400元。這對於(yu) 我們(men) 小縣城來說算是很高了。”

  “‘雙減’之後,大部分家長對待學科培訓已經相對理性了。但有一部分家長依舊保持著‘萬(wan) 事靠補課’的慣性,不在乎花費多少,不在乎補課效果如何,但求能補上。一些非法的補習(xi) 機構和個(ge) 人,正是抓住了家長的這種心理,用各種營銷手段給焦慮情緒‘火上澆油’,從(cong) 而達到家長為(wei) 補習(xi) 班買(mai) 單的目的。”北京市順義(yi) 區家庭教育特聘專(zhuan) 家朱煦一針見血地指出。

  2.報班、研學切勿盲從(cong) 和攀比

  “兩(liang) 周足球集訓2000元,4天美術書(shu) 法集訓1800元,自然研學營6天6000元,英國夏令營一趟4萬(wan) 多……”這是北京市海澱區二年級小學生陽陽的暑期賬單。“一切都是為(wei) 了孩子,價(jia) 格高一點沒關(guan) 係,我們(men) 就是希望趁著暑假讓孩子提高身體(ti) 素質,開闊視野,提升綜合能力。”陽陽媽媽說。

  陽陽媽媽的想法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家長的心態。作為(wei)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的第一個(ge) 暑假,體(ti) 育藝術類的興(xing) 趣班,親(qin) 子旅遊,研學、遊學受到了家長們(men) 的熱捧。一項針對浙江某地孩子暑假花費的媒體(ti) 調查顯示,興(xing) 趣班和旅遊占到了孩子今年暑假支出的大頭,占比分別為(wei) 26.34%和24.5%。此外,家長對研學、遊學的熱情也空前高漲,某旅遊平台的數據顯示,研學產(chan) 品7月訂單量環比前兩(liang) 個(ge) 月增長280%。

  網上家長們(men) 曬出動輒幾千、高則上萬(wan) 的賬單,這些投入是否值得?朱煦表示:“在暑假,家長為(wei) 孩子花錢去報體(ti) 育、藝術等各種興(xing) 趣類培訓,帶孩子旅遊,參加研學,總體(ti) 而言是值得肯定的。相對於(yu) 關(guan) 在教室裏刷題和屏幕前上網課,是顯著的進步。至少反映出家長們(men) 的心態稍微輕鬆了一點,視野也在變得開闊。”

  在現實中,是否家長花了高價(jia) ,就一定物有所值呢?衝(chong) 著“清華北大”的名頭,來自浙江的楊女士在假期前就為(wei) 兒(er) 子豆豆選定了一個(ge) 北京名校研學營,5天的價(jia) 格為(wei) 5000多元。在研學廣告的介紹中,參團的孩子可以進入清華或北大參觀,並與(yu) 清北學子麵對麵交流。但當豆豆滿懷期待地來到北京時,卻隻是被大巴車拉到了北大的校門口打卡合影,說好的和“學霸”交流也都沒了影。“孩子非常沮喪(sang) ,我們(men) 也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普通的旅遊團也會(hui) 帶遊客去清華北大門口打卡,但價(jia) 格就會(hui) 便宜很多。”楊女士說。

  在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在課外班和研學旅遊的消費上,家長之間也存在盲從(cong) 和攀比的現象。看到親(qin) 戚孩子學了舞蹈體(ti) 形特別好,就讓自己的孩子也去學舞蹈;聽到朋友孩子去英國旅遊很有收獲,就也讓自家孩子參加英國夏令營——唯獨忘了問一問孩子:“你想去嗎?”對此,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家庭教育學會(hui) 副會(hui) 長孫雲(yun) 曉表示:“家長給孩子報興(xing) 趣班、帶孩子旅遊或研學,一定要注意,到底憑的是孩子的興(xing) 趣,還是家長的興(xing) 趣?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興(xing) 趣和需要,做出適合孩子的選擇,這是很重要的。不要因為(wei) 和別人攀比或者僅(jin) 憑家長主觀的想法,盲目地報班和消費,花了錢到頭來還折磨了孩子。”

  怎樣才能讓孩子在暑期出行中有收獲,錢不白花?這是一項十分考驗家長用心的工作。孫雲(yun) 曉分享了一個(ge) 案例。“我有一對北京夫婦朋友,早些年開始就帶著一兒(er) 一女做假期家庭研學。每次出行,父母都會(hui) 把出行地的自然人文景觀和相關(guan) 的文學、曆史、地理知識結合到一起。比如去長江沿線旅遊,就會(hui) 提前準備好寫(xie) 長江的唐詩宋詞;逛北京中軸線,就會(hui) 提前了解這部分曆史地理背景。結果,現在孩子們(men) 對曆史文化很有興(xing) 趣,每到一個(ge) 城市都是先逛博物館。這就為(wei) 孩子們(men) 養(yang) 成了一個(ge) 良好習(xi) 慣,對他們(men) 未來發展也會(hui) 大有裨益。”

  3.理解和陪伴比大把花錢更重要

  來自河北省保定市的牛牛在今年九月即將成為(wei) 一名小學生。這個(ge) 夏天,家長常常帶著6歲的他去河北周邊景區爬山,經過頻繁鍛煉,牛牛已經能夠獨立背著自己的裝備徒步13公裏了。

  牛牛自豪地向記者說道:“上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騎自行車,騎得可遠了。”牛牛媽媽解釋,前段時間他們(men) 第一次帶孩子騎行,大半天騎了二十公裏,“還是很驚訝的,沒想到牛牛可以堅持下來”。

  與(yu) 許多為(wei) 孩子報名“幼小銜接”班和為(wei) 孩子支付“天價(jia) 賬單”的家長不同,牛牛媽媽給孩子安排的活動大多是不需要額外花費的。“我們(men) 一家很喜歡帶他去戶外活動,貼近大自然。不出去爬山的話,就去公園遛遛,騎騎車,用健身器材鍛煉身體(ti) ,和小朋友們(men) 在一起交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牛牛媽媽會(hui) 引導牛牛做一些家務勞動,“他平時會(hui) 主動幫著收拾桌子、擦地,有時候吃完飯還會(hui) 幫忙洗洗碗,做得都挺好的”。

  聊到開學後的學業(ye) 問題,牛牛媽媽並不太擔心,到了小學,隻要孩子注意力集中一些,學習(xi) 上應該不會(hui) 比別的同學差。“擁有健康的身心、快樂(le) 的童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對於(yu) 家長來說,花多少錢,跟孩子度過假期是否有意義(yi) ,是沒有直接關(guan) 聯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指出。

  那麽(me) ,怎樣才能讓孩子有一個(ge) 健康、平安、充實而有意義(yi) 的假期?孫雲(yun) 曉認為(wei) ,從(cong) 教育理念上,家長應該首先意識到,假期生活不是學校生活的延續,而應以豐(feng) 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和社會(hui) 實踐為(wei) 主。隻有多給孩子創造美好的生活體(ti) 驗,才能讓孩子過一個(ge) 有意義(yi) 的假期。

  “當下,我國中小學生普遍存在身體(ti) 鍛煉不足、戶外活動太少、缺少親(qin) 近自然和了解社會(hui) 的機會(hui) 、信息獲取渠道狹窄、自主性不足、被動性太強等情況。假期恰恰給了家長一個(ge) 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全麵發展的機會(hui) 。”儲(chu) 朝暉表示。

  “假期裏,家長首先要讓忙碌了一學期的孩子獲得充足的休息,花時間和精力做一做學習(xi) 之外的事情。規律作息、走親(qin) 訪友、參觀場館、陪伴父母、孝敬老人等,都是高質量假期的基礎。”儲(chu) 朝暉說,“此外,要讓孩子從(cong) 事更多的戶外活動,出力流汗,伸展身體(ti) 。在廣袤天地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才能被激發,活力與(yu) 生機才得以蓬勃生長。”

  由於(yu) 大量時間被父母、老師安排,許多孩子都存在自主性欠缺的問題,而假期正是培養(yang) 孩子自主性的絕佳契機。“方法也很簡單,就是讓孩子自己做主。”儲(chu) 朝暉解釋道,“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自主規劃、設計活動方案,自主安排時間、督促自己實施,把假期真正還給孩子,讓他們(men) 發現自己的潛能,成為(wei) 更好的自己。”

  “作為(wei) 青少年成長中的關(guan) 鍵一環,一個(ge) 高質量假期是由家庭、學校、社會(hui) 共同營造的。家長要樹立科學教育理念,多關(guan) 注孩子身心健康,幫助孩子合理安排假期學習(xi) 生活,不盲目跟風報班。學校要深刻理解假期的育人內(nei) 涵,以適當、靈活的作業(ye) 設計引領學生綜合素養(yang) 的提升。社會(hui) 要主動參與(yu) 協同育人,讓科技館、博物館、研學基地、高科技企業(ye) 等切實發揮教育作用。家校社攜手,讓孩子在學習(xi) 之餘(yu) ,更好地促進其社會(hui) 認知、自然認知和自我認知的發展,為(wei) 其形成健康人格和體(ti) 魄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正是高質量假期的真正意義(yi) 和價(jia) 值所在。”儲(chu) 朝暉表示。(文中家長、孩子名字為(wei) 化名)

  (光明日報記者 唐芊爾 本報通訊員 趙盈喬(qiao) )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